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宣肺定喘汤对哮喘大鼠气道重构和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方法 6周龄清洁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宣肺定喘汤大剂量组、宣肺定喘汤中剂量组、宣肺定喘汤小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及病理模型组6组,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比较各组大鼠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及肺组织中Eotaxin、ICAM-1表达水平;外周血液中炎性细胞、IgE表达水平;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及Eotaxin、ICAM-1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病理模型组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有显著的改变,炎性细胞、Eotaxin、ICAM-1、IgE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与病理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炎性细胞、Eotaxin、ICAM-1、IgE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P0.01)。光镜观察宣肺定喘汤大剂量组支气管及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宣肺定喘汤能有效抑制气道重构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以达到平喘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参芍软肝汤对于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研究其对肝星状细胞(HSC)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诱导大鼠产生肝纤维化,对纤维化大鼠进行参芍软肝汤治疗,定量检测各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层黏连蛋白(L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Ⅳ-C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α-平滑肌动蛋白(SMA)mRNA表达水平研究参芍软肝汤对HSC-T6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参芍软肝汤对HSC-T6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ALT、AST、HA、LN、Ⅳ-C、PC-Ⅲ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LB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正常组比较,药物组明显抑制HSC-T6细胞α-SMA和TGF-β1的mRNA的表达(P0.01);药物组明显促进HSC-T6凋亡水平(P0.001)。结论参芍软肝汤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参与调控HSC活化及凋亡。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病机为痰、瘀、毒,属本虚标实之证。小陷胸汤具有清热化痰消痞的作用,临床上该方加减后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是我国疫病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学派林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疫病理论体系。文章通过重点研究明清时期疫病相关文献和资料,探析明清时期有关“湿毒疫”的理论脉络。明清医家认为,“湿毒”是疫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病位以肺脾为主,弥漫三焦,发病隐袭,病程迁延,传变迅速,易转重症。本病属湿热类疫病,治疗立足“湿毒”,将祛湿解毒法贯穿始终,多法联用,甚则开闭固脱,后期重养阴益气。  相似文献   
5.
李培生教授是全国著名伤寒论专家.李老临床用药简朴,组方严谨,常于平中求奇,屡起沉疴.兹举随师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不欲食”或“不能食”是指临床患者食欲下降或完全不思饮食的一种病症,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关于本症的描述较多,并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上辨治此类病症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现就《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本症的条文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可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提供辨证之思路.  相似文献   
7.
蒋跃文  曾江琴  李家庚 《光明中医》2011,26(11):2192-2193
本文主要从表、里、寒、热、虚、实六个方面探讨了《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无汗”或“不汗出”的证治,有助于大家在临床上对于此类杂病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湖北省定点医院防治2019冠状病毒病(COV1D-19)2 132例临床资料分析为例,探讨COVID-19发生相关因素,为其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纳入的COVID-19患者性别、年龄、流行病学、吸烟史、基础疾病、首发症状、实验室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相关因素.结果:(2 132例COVID-19病例分型以普通型为...  相似文献   
9.
心中懊憹为自觉症状,指心中烦闷殊甚,难以名状之意,其在临床上多见于心血管、情志类疾病。本症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对其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其散见于《伤寒论》太阳、阳明病篇,《金匮要略》黄疸病篇。其共同的病因为邪热内郁,兼有水饮、燥屎、湿邪的不同;治疗以清热为主,兼以逐水、泻下、利湿等法。阐明与本症相关方证的因、机、证、治,有助于临床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