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评估血管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中远期疗效。 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7年5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20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介入组);60例在足量抗凝治疗基础上,经患肢足背静脉局部溶栓(对照组);所有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2年;介入组26例患者停止抗凝后血栓复发,再次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其后终身抗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髂静脉通畅率及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 结果:介入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100% vs. 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3.679,P<0.05);介入组治疗1、2、5、10年后,患侧髂静脉血管通畅率分别为89.2%、95%、84.6%、100%,远高于对照组的8.3%、5%、0%、0%;介入组PTS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单纯抗凝治疗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管腔内治疗能有效提高DVT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PTS的发生率,血管腔内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超声造影(ultrasonic contrast)和螺旋CT及MRI在评估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残留活性病灶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经病理诊断且治疗后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在经过介入综合治疗后均行超声造影、作者简介莫灿均(1984-),男,广东东莞人,毕业于广东医学院,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工作CT、MRI检查,再次行DSA诊疗并以DSA造影检查阳性结果为金标准,与超声造影、CT、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共129个病灶、43个活性残留病灶经介入综合治疗3~5周后行超声造影、CT、MRI及DSA检查,综合介入治疗后,DSA检查发现129个肝癌病灶,其中有43个残留活性肿瘤病灶;超声造影检查的病灶数量和活性病灶数量分别为120例(93.02%)、29例(67.44%),与DSA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螺旋CT检查的病灶数量、残留活性病灶数量分别为122(94.57%)、36(83.72%),与DSA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RI检测,病灶数量与残留活性病灶数量为126(97.67%)、41(95.35%),与DSA检查结果差别不大,二者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联合超声造影、CT和MRI共同对患者肿瘤数量检查,发现病灶总数量129(100.00%)、残留活性病灶数量43(100.00%)均与DSA检查结果一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99)。结论MRI对介入综合治疗术后活性病灶的评估价值明显优于超声造影和螺旋CT,若三者联合检查则可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