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源性牙痛4例报告杨宝珠曾希云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是胸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但同时还可有牙痛、颌面部疼痛等不常见的症状,又称“心源性牙痛”,甚至以此为唯一的临床表现此类患者常以牙痛为主诉到口腔科就诊,易误诊、漏诊,延误了及时诊治的宝贵时间,近四...  相似文献   
2.
曾希云  高雪 《河北医学》2014,(5):807-809
目的:本文介绍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方法,并观察其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300例被确诊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为轻度2型糖尿病,100例为重度2型糖尿病,再选取1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与对照组均进行血糖、甲状腺激素、T亚群细胞的检测,并将重症组、轻症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轻症组的F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C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重症组的FPG、rT3水平、空腹胰岛素、CD8、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C肽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FT3水平、血清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而T4、T3、TSH、CD4的检测结果,轻症组与重症组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T亚群细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可以尽早的诊断出老年2型糖尿病,从而能够帮助患者及时的治疗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衍生的新生血管主导和完善缺血态组织二次血流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3~12月期间云南省血管外科中心收治的下肢缺血患者42例,第1次血流重建方法选择血管腔内修复术,第2次血流重建方法选择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于首次手术后3个月实施.第2次术后第4年随访.术前、术后观察均采用多功能监测仪、多普勒检测仪、经皮氧分压监测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等,并分别从皮肤、血管及血液3种组织层面测算肢体局部血流量变效应程度.结果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主观指标:小腿疼痛、冷凉感及静息痛缓解率均为100%;间歇性跛行距离为(1 600.3±310.1)m,长于术前的(520.3±160.6)m(F=5.84,P<0.05);足部疼痛缓解率为100%;保肢率为100%;肢体麻木感缓解率为100%.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客观指标:与术前比较,皮温指数(1.63±0.31比1.22±0.23,F=4.69,P<0.05)、经皮氧分压[(37.61±9.52) mm Hg比(30.63±4.54) mm Hg,F=5.72,P<0.05]、踝肱指数(0.93±0.23比0.33±0.24,F=6.72,P<0.05)、光电容积微血流态指数(0.81±0.12比0.23±0.05,F=5.68,P<0.05)、血氧饱和度[(79.44±20.42)%比(42.43±10.41)%,F=5.68,P<0.0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分(1.34±0.23比0.21±0.03,F=4.89,P<0.05)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干细胞源性新生血管量及其供给组织的持久有效的血流灌注量是主导和完善缺血态组织二次血流重建效应的主要生物学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改善糖尿病足缺血态组织血流的临床效应.方法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糖尿病足42例,均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1 a.术前术后观察均采用多功能监测仪、多谱勒检测仪、经皮氧分压监测仪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等于皮肤、血管及血液3种组织层面测算肢体局部血流量变效应程度.结果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肢体局部血流量变效应指标皮温指数(1.6±0.3),经皮氧分压(37.6±9.5)mmHg,踝肱指数(0.9±0.2),光电容积微血流态指数(0.8±0.1),血氧饱和度(79.4±20.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分(1.3±0.2),间歇性跛行距离延长(46.2±10.6)m.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可促进糖尿病足缺血态组织部分血管新生和改善下肢的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叽酐比值(IIAcR)与2型糖尿病(他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根据UACR检测结果将其划分为UACR正常组、UACR微量异常组和UACR大量异常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眼部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结果UACR检测值异常的2组患者的FBC、PBC、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检测值均较正常组患者显著偏高(P〈0.05);UACR正常组患者的DR发生率为15.9%,而uAcR微量异常组DR的发生率为43.1%,UACR大量异常组DR的发生率为60.3%。UACR异常的患者较正常组的患者DR的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且UACR的值越大,DR的发病率越高。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者肾脏病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UACR异常的患者DR的发病风险较高,因而临床可以将ucER值作为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7.
高雪  曾希云等 《云南医药》2001,22(6):467-468
我们通过对 5 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和脂代谢特征性产物的观察和分析 ,从临床方面提出动态血压和脂代谢的异常在Ⅱ型糖尿病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期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Ⅱ型糖尿病重要脏器的损害提供依据。资料和方法 选取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 ,在我院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诊断为Ⅱ型糖尿病但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 5 0例(A组 ) ,男性 3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6 0~ 75岁 ,平均 (6 5± 7)岁 ,病程 3~ 13年 ,平均 (6 6±3 5 )年 ,体重指数为 (2 2 0± 0 7)kg/m2 。无糖尿病、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BIAsp30与BHI30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能力.方法 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观测分别用BIAsp30与BHI30胰岛素药治疗前后早餐前后、午餐前后和晚餐前后的血糖动态变化及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血糖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糖动态监测:观察组患者早餐后峰值和晚餐后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患者(12.5%).结论 BIAsp30皮下注射给药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较BHI30具有更强的血糖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最常见来源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的肝硬化,从乙肝发展成为肝硬化常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15〕;老年肝硬化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损害,本文旨在明确老年肝硬化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老年肝硬化患者35例为观察组;均经临床、影像学或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硬化;无合并恶性肿瘤等终末期疾病;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无合并心脏器质性病变;临床资料完整。另选取3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糖状况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