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工业不断的增多,在国内 外突发化学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防 患于未然,有必要对突发化学事故有所准备。本文着 重讨论在城镇居民区遭受突发化学事故后,如何组成 抢救队,深入毒区进行救护工作。一般认为,抢救队 要由若干个抢救组构成,每个抢救组由医务人员,化 学侦察人员和普通勤杂人员组成。人数在16~18 人,其卫生人员与勤杂人员之比为1:4较合宜。抢 救队的任务是深入染毒区,组织轻度或尚未中毒的群 众,就地采取防护措施,并组织迅速撤离染毒区。组 织群众自救互救,对中、重度中毒人员,采取医疗救  相似文献   
2.
脾LAK细胞与Yac-1细胞共同培养上清的特性观察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兰州730020张满朝,李秋瑾,吴敏,张宇撰,曾召录观察了脾LAK(sLAK)细胞与Yac-1A/Sn小鼠淋巴瘤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测定不同时期共同培养上清中游离核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针刺结合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后将线拔出实现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后立刻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2 mL/kg,并针刺百会、足三里,每天1次,连续3 d,72 h后采用Zea-Longa的5级4分制评分方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 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皮层中Bcl-2与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和单用丹红注射液组比较,针刺结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减少,Bcl-2 的蛋白表达增多,Bax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针刺结合丹红注射液比单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更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军区医用射线装置放射卫生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X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国家标准《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进一步搞好我区医用射线装置放射卫生防护的监督管理工作。我们于1996-11~1998-12对我区各级医疗单位的射线装置及其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状况进行了复查检测工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医用诊断X线机105台,X线治疗机2台,后装机2台,CT机7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台。1.2 监测仪器:沈阳产XS-3型、X射线巡测仪(量程0~2.58×10-4C·Kg-1·h-1。1.3 测试条件:70kv、30mA、20cm×300cm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为保证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健康与安全,我们根据不同型号X线机防护上存在的问题,采用“限、集、屏”方法,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X线机进行防护改造,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改机方法与材料  相似文献   
7.
TSBT产于甘肃某地,贮量丰富,经酸化处理为活化TSBT。水分含量<2%,吸兰量>28%,游离酸<0.01%。 选择健康白色家兔背部脱毛后,每只动物背部划出4块5cm~2染毒部位,在每块染毒部位内均匀涂抹芥子气,使染毒浓度800μg/cm~2。染毒后,实验组用活化TSBT消除,对照组用玻璃纸覆盖,观察20d动物的损伤情况和愈后结果。  相似文献   
8.
从调查结果看,该种X线机防护状况大多数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立位达标仅2台,卧位仅3台,而立、卧位均达标仅1台,调查中同时发现立位超标大多为影像增强器周围防护平面太小造成,卧位主要是床侧没有防护设施造成。所以在调查过程中即要求其加强影像增强器周围和床侧防护,所以,建议将这些X线机改为遥控X线机。  相似文献   
9.
1—0型个人皮肤消毒包为我军单兵防化装备,消毒包打开后必须一次用完,给再次染毒人员的消毒带来困难。为克服上述使用上的缺陷,我们研制了防化消毒巾。以无纺布数块浸渍1—0型消毒液制成消毒巾,密封于优质塑料袋中贮存。使用时撕开包装口,根据皮肤染毒面积大小用一块或数块消毒巾,可作多次使用。消毒巾对化学毒剂既有化学消毒作用又有直接擦去的机械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研究成功用于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药—血卟啉加激光疗法,对癌症诊断率高,治疗效果好,给癌症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一)血卟啉的研究概况: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用血卟啉(Hematoprphyrn-HP)作为光敏剂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有了较快地发展。血卟啉被肿瘤细胞选择性的吸收潴留后,经过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激活血卟啉,利用其产生的橙红色萤光及光敏剂效应的特性,可以对肿瘤进行定位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