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3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发病情况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及治疗。方法对1383名学龄儿童,采用填写康纳氏(conner’s)多动症评分量表简明家长和老师评分,凡家长或老师评分超过15分者学龄儿童最后按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CCMD-2-R诊断标准诊断,并进行利太林等药物治疗。结果l383名学龄儿童中:男703例,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53例(21.76%),女680例,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0例(4.41%);起病年龄1-3岁占45.90%,3—7岁占47.00%,7-11岁占7.10%;主要症状以单项计,注意不集中占98.36%,动作过多占98.91%,冲动行为占93.99%,学习成绩不及格占46.99%;发病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产时窒息,其次为脑外伤等;老师康纳氏评分大于15分者占98.36%,家长康纳氏评分大于15分者占84.15%,老师与家长评分均大于15分占83.06%;利太林治疗总有效率98.91%。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女性别比为5:1,主要表现以注意障碍、多动和冲动性为突出轰现.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重视心理治疗以及家庭和老师的配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卫生防疫工作任务都以目标管理的形式,上级下达目标任务的同时制订考核验收评分标准,到时组织评审验收,因此各项工作都成了硬指标、死任务,要求下级单位必须达标,否则给予某种惩罚。因此,根据这一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心肌酶的变化以及BNP、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组的总有效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K-MB、cTn 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病情较重,一旦明确诊断,必须及时治疗,利巴韦林治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危重评分与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别进行HIE临床分度、新生儿疾病危重评分、统计合并危重单项指标、NBNA的测定,同时比较两组危重评分与临床分度的关系,出现单项指标与无单项指标与临床分度关系,两组评分与NBNA的关系及预后情况。结果新生儿疾病危重评分越低,其HIE临床分度越差,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χ2=25.31,P<0.01)。有单项指标出现中重度HIE明显高于无单项指标,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χ2=25.58,P<0.01);新生儿危重评分越低,NBNA的评分越低,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5.574,P<0.01);两组评分患儿,评分越低,预后越差,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χ2=9.23,P<0.01)。结论新生儿疾病危重判定,不管是采取评分或采用单项指标,均能很好的反应出HIE的临床分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喷射通气(HFIV)治疗新生儿危重症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鼻导管HFIV治疗65例新生儿危重患儿,观察血气分析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65例患儿HFIV治疗PaO2得到明显提高,临床症状逐渐改善,治愈率达89.2%。结论 经鼻导管HFIV,患儿依从性好,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用于新生儿及小婴儿使用。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瘤的早期诊断(附1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儿脑瘤早期表现的认识,以便尽早明确诊断。方法:回顾总结1995—2001年住院病例,分析误诊原因。结果:7年间小儿脑瘤误诊12例,分别为脑干肿瘤6例,小脑肿瘤3例,鞍区肿瘤2例,血管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误诊为脑膜脑炎3例,胃肠炎3例,癫痫2例,肾炎1例,近视1例,先天性脑积水1例,过敏性休克1例。误诊时间最短2周,最长1年。结论:小儿脑瘤恶性胶质瘤约占70%左右,多位于中线及后颅凹,学龄前发病就诊占75%,较早出现颅内压增高,三大症状常不同时存在,表现亦不典型,如呕吐多为非喷射性,头痛主诉较少义定位不准,视觉障碍可能被家长忽视,而义缺乏局部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早期易误诊。CT或MRI检查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并与对照组2 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血PaO2,是基层治疗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适宜喂养方式。【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儿科住院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6例,胎龄29~34周,体重10001499g。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传统间歇喂养组):每2h快速胃内注奶1次,5min注入完毕。起始奶量2mL/kg,每d递增1mL/kg。B组(间歇持续喂养组):起始奶量2mL/kg以推注式电子输液泵泵入,泵入时间1h,每2h1次,每d递增奶量1mL/kg。C组(间歇持续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组):在B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每次3~5min。所有患儿根据体重计算每日所需能量,胃肠道喂养后不足部分给予外周静脉营养。观察3组奶量、喂养耐受情况、血糖值、黄疸持续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喂养不耐受共发生24例:其中A组14例,B组7例,C组3例;A组发生较多且重。血糖值:A组血糖波动较大,B、C两组相对稳定。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完全胃肠营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组间比较:C组明显短于A组(P〈0.01),B组短于A组(P〈0.05),C组短于B组(P〈0.05)。【结论】早期喂养、间隙持续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均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完善、血糖稳定和体重增长,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基层医院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产伤易发因素,以期引起产科、儿科医务人员及卫生主管部门重视。方法:回顾总结过去2年住院新生儿,诊断经过CT、X线照片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明确。结果:294例住院新生儿中,新生儿产伤35例。其中颅内出血19例,肩关节脱位6例,锁骨骨折5例,臂丛神经麻痹3例,口底撕裂伤1例,帽状腱膜下出血并核黄疸1例。治愈好转33例,死亡2例。结论:本组产伤占同期住院新生儿11.9%,所致损伤较为严重,致伤因素多为胎位不正、助产方式不当及巨大儿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住院新生儿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218例,I型呼衰143例,Ⅱ型呼衰75例;综合治疗同时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每12h复查血气,观察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并观察有无气压伤、氧中毒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副作用发生。【结果】198例于高频喷射通气0.5~1h症状明显改善,脉搏氧饱和度达90%以上,均治愈(占90.8%)。两型呼衰治疗前后PaO2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PaOz恢复正常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型呼衰治疗前后PaCO2有显著性差异(P〈O.05)。14例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6例高频通气后1h症状无改善而改气管插管常频机械通气。【结论】高频喷射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基层医院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