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世英教授1943年毕业于盛京医科大学,获M·B.;Ch.B.双学士学位。自1952年起历任哈医大内科教授,内科教研室主任,医疗系副主任。同时担任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1985年任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哈医大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卫生部心血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是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血管流行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是黑龙江省心血管内科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曾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40余篇,撰写、翻译、审校专业论著14本。获卫生部乙级科技进步奖两项,省政府科技进步2等奖三项,科技进步3等奖10余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2 ,9(MMP 2 ,MMP 9)的mRNA表达及分泌影响 ,探讨氨氯地平是否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减少其破裂的功能。方法 :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进行培养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细胞MMP 2 ,MMP 9mRNA的表达 ;用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 2 ,MMP 9的活性 ,在蛋白分泌水平观察氨氯地平对MMP 2 ,MMP 9分泌影响。结果 :5 μg·L- 1浓度的氨氯地平对MMP 2 ,MMP 9的mRNA表达和分泌几乎没有影响 (P >0 .0 5 ) ;15 μg·L- 1浓度可以完全抑制MMP 2 ,MMP 9的mRNA表达 ,对MMP 9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5 ) ,对MMP 2的抑制作用较轻 (P >0 .0 5 ) ;浓度为 30 μg·L- 1时 ,完全抑制MMP 2 ,MMP 9的mRNA表达 ,对MMP 2 ,MMP 9分泌的影响由于细胞破裂的影响而不能定论。结论 :中等浓度的氨氯地平可能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减少其破裂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肌^123I标记苄基胍(^123I-MIBG)闪烁摄影及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在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远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64位CHF患者接受^123I-MIBG闪烁摄影。血浆BNP浓度检测,静息左室射血分数(rest-LVEF)测定和NYHA心脏功能分级的评估。根据各参数中位数分组。连续随访54个月,观察终点为心源性死亡。结果 随访期末发现^123I-MIBG闪烁摄影照片的心脏/纵膈(H/M)比值和血浆BNP浓度与CHF远期死亡有着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592和0.421;P值分别为0.000和0.001);rest—LVEF和NYHA心脏功能分级与死亡没有相关性(r分别为-0.057和0.110;P值分别为0.652和0.384);^123I-MIBG闪烁摄影照片的H/M值低于中位数组(Ⅰ组)和高于及等于中位数组(Ⅱ组)之间死亡例数和血浆BNP值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1和0.003),两组的rest—LVEF和NYHA心脏功能分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5和0.781);H/M和BNP值高于等于中位数组与低于中位数组死亡相对危险比分别为4.66和2.56(95%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和0.020),但是高于等于和低于中位数的rest—LVEF和NYHA心脏功能分级组之间死亡相对危险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1.000和0.738)。结论 心肌^123I-MIBG闪烁摄影及血浆BNP浓度与CHF远期死亡密切相关,可以用来评价CHF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食糜酶与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 ,经常会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 ,即尽管使用足够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但经过一段时间 ,机体内醛固酮水平不能够平行下降 ,使得ACEI治疗效果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人们在不停地探讨这个问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一直认为是催化血管紧张素Ⅱ形成的主要酶 ,而血管紧张素Ⅱ在心衰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又是勿庸质疑的。但是 ,醛固酮逃逸现象的出现使人们首先自然想到在心肌组织中除了ACE可以催化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以外 ,是否还存在另外一种酶具有同样的功能 ,而又不受ACEI的抑制。如果找到这…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在体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多种技术的应用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成为可能,此时常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辛伐他汀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于2003—07/2003—11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23只大鼠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10)、假手术组(n=6)和对照组(n=7),利用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实验。辛伐他汀组于结扎冠脉前17h腹腔注射给药。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缺血后1,30min及再灌注后1,30min心功能各指标的变化,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缺血和坏死心肌面积。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坏死区面积与危险区面积之比减少21%(P&;lt;0.05),坏死区面积与左室面积之比减少22%(P&;lt;0.05)。且辛伐他汀组左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段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率及心肌纤维缩短速率最大值(Vmax)分别在再灌注1min和30min时明显改善(P&;lt;0.05),心室收缩压改变不明显。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氨氯地平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物1mRNA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7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中心完成。选择BALB/C型雄性小鼠26只,收集小鼠腹腔冲洗液中的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5,15,30μg/L)共同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对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mRNA的表达。结果:①低浓度的氨氯地平(5μg/L)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和分泌几乎没有影响,中等浓度(15μg/L为临床常用量水平)和高浓度(30μg/L)时可以完全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②氨氯地平药物浓度为15,30μg/L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的表达均有所增加,药物浓度为15μg/L时明显高于药物浓度为30μg/L时的表达(t=3.74,P<0.05)。结论:实验结果提示中等浓度的氨氯地平(15μg/L为临床常用量水平)可以明显抑制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mRNA的表达,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斑块破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氨氯地平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物1mRNA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7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中心完成。选择BALB/C型雄性小鼠26只,收集小鼠腹腔冲洗液中的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5,15,30μg/L)共同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对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mRNA的表达。结果:①低浓度的氨氯地平(5μg/L)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和分泌几乎没有影响,中等浓度(15μg/L为临床常用量水平)和高浓度(30μg/L)时可以完全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②氨氯地平药物浓度为15,30μg/L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的表达均有所增加,药物浓度为15μg/L时明显高于药物浓度为30μg/L时的表达(t=3.74,P&;lt;0.05)。结论:实验结果提示中等浓度的氨氯地平(15μg/L为临床常用量水平)可以明显抑制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mRNA的表达,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斑块破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及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机制及影响其稳定的因素是目前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公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临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尚无药物专门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以对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高血压流行病学50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高血压及其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特点,为该地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1958、1979、1991、1999和2007年共5次在黑龙江省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按国际通用血压测量方法 和相关质量控制规定,对年龄≥15岁城乡自然人群299 677人(男158 782人,女140 895人)进行血压测量及影响血压相关因素横断面调查.结果该地区为我国高血压高发区,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50年共增高3倍多,且1999-2007年8年时间里增长速率最快,从17.06%增至25.69%.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升高,且高血压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城乡及不同职业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不同,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1.67%).55岁以前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01).BMI、性别、高TG血症、年龄、HDL-C降低和遗传史等是该地区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地区目前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8.90%、25.33%和4.32%.结论 黑龙江省高血压患病率仍较高,受许多危险因素影响,需以社区医疗为基础,加大力度改善高血压的预防、检测和治疗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和心肌收缩力储备(MCR)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长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将64例合乎研究条件的患者进行血浆BNP浓度、MCR、静息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检测及NYHA心功能评估;根据上述参数的中位数进行分组,每2个月随访患者1次,观察终点为心源性死亡,随访期为54个月。结果随访期末,数据显示BNP与MCR和心源性死亡的关系紧密(r分别为0.421和-0.443;P分别为0.001和0.000);而静息LVEF和NYHA心功能与死亡没有相关性(r分别为-0.057和0.110;P分别为0.652和0.384)。高于BNP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比低于BNP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明显多(11/22和8/41,P=0.020),两组死亡相对危险比为2.56(95%CI);相反,高于MCR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比低于MCR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明显少(4/30和14/26,P=0.002),死亡相对危险比为1.88(95%CI);两者之间BNP的死亡危险比高于MCR。高于静息LVEF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和低于静息LVEF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差别很小(11/38和8/27,P=1.000),死亡相对危险比为1.01(95%CI);同样,高于NYHA心功能分级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和低于NYHA心功能分级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差别也很小(3/15和13/45,P=0.738),死亡相对危险比为1.13(95%CI)。还可以看到A组(MCR<24,BNP>189)和B组(MCR>24,BNP<189)之间死亡相对危险比竟高达12.8(95%CI)。结论BNP和MCR在评价CHF长期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BNP甚至优于MCR;如果联合使用MCR和BNP可以更有力预示CHF的远期死亡;而静息LVEF和NYHA心功能分级与CHF的长期预后无关,不能够用来评估CHF的长期预后。容易获取又完全客观的BNP应该成为CHF患者常规检查;有条件的医院应该把MCR检测作为评估CHF远期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