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携氧能力及肿瘤组织乏氧对放疗效果的影响已日益受到关注。高能放射治疗已被公认为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但不管放疗方法如何改进 ,放疗后 5年生存率仍然在 31%~ 5 3%之间徘徊〔1〕。当然 ,影响放疗效果是多方面、多因素的。贫血在鼻咽癌患者中是常见的 ,放疗前已有贫血的病人放疗效果常较差。为了观察贫血与鼻咽癌放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我们自 1996年前瞻性设计 ,动态观察 16 3例鼻咽癌放疗前 ,放疗中 ,放疗后红细胞系统功能状况 ,并分析贫血与 3、 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旨在为临床如何加强放疗效果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 1 …  相似文献   
2.
临床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感染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离率及其耐药性,以协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美国NCCLS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的初筛试验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在574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有127株ESBLs阳性,其中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检出率分别为30.2%,25.0%,25.0%。研究发现,产ESBLs菌株引起感染多见于尿、伤口和呼吸道标本。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结论: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治疗产ESBLs菌感染时,首选亚胺培南,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3.
122例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22例鼻出血的临床分析陈锦生,曹锡标,李奕如,李素卿,陈胜润我院1980~l993年收治鼻出血122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53例,为探讨老年人鼻出血的临床特征,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22例中;老年组:53例,年龄在60岁以上,男4...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免法(PCR-ELISA)检测鼻咽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PCR-ELISA地以高辛标记端粒重复段特异的探针与PCR变性产物杂交,通过ELIAS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30例鼻咽部组织中有22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3.3%;18例对照组中3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16.6%。结论 检测端粒酶活性对阐明鼻咽癌的发病机制、癌变危险性的估测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52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早期血糖情况分A组(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72mmol/L)、B组(中度升高,72~111mmol/L)、C组(重度升高,>111mmol/L),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采用Wagner法计算心电图QRS积分。对各组梗死范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应激性血糖升高提示心肌梗死范围的增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增加、病死率的升高,预后凶险。结论应激性高血糖的变化是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发展和预后较敏感、简便、直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听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NPC)患听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鼻咽癌患放疗前和放疗后半年、1年和3年行听诱发电位、鼓室导抗图和纯音听阈检查。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结果:与放疗前比较,患组放疗后半年听功能减退明显,以中度以上听力损伤的例数与对照组相比,P<0.05,1-3年听觉稍有改善,但未能达到放疗前水平;此后,再次出现听功能减退现象。结论:放疗可影响鼻咽癌患的听功能,放疗后患的听功能呈起伏式、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8.
成对室性早搏、易颤指数与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0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资料中有室性早搏(室早)171例,其中成对室早30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速)9例。计算易颤指数(VI=RR·QT/CI),结果室早VI=0.56±0.15,成对室早VI=0.59±0.12,与短阵室速有关的成对室早VI=0.58±0.18,与室速无关的成对室早VI=0.60±0.14,短阵室速VI=0.61±0.11。将室早VI与短阵室速VI和成对室早的VI比较,室速有关的成对室早与室速无关的成对室早的VI比较,结果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用易颤指数判断室性早搏与短阵室速的关系意义不大。成对室性早搏中27%(8/30)发生短阵室速,9例短阵室速中8例与成对室早有关,其中77%(7/9)与单形成对室早有关,单形成对室早中83%(10/12)由室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引起,同时提示单形性短阵室速机制是室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频发成对室早的病例,短阵室速的次数也多,而短阵室速是否发生与成对室早的频发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鼻癌患者听功能的损害程度,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8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半年、1年和3年行听诱发电位,鼓室导抗图,纯音听阈检查。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者。结果:与放疗前比较,放疗后半年患者听功能减退明显,1~3年听觉稍有改善,但未能达到放疗前水平,此后,再次出现听功能减退现象。结论:放疗可影响鼻咽癌患者的听功能,放疗后患者的听功能呈起伏式,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黄莲素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后WBC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莲素在治疗鼻咽癌放化疗所致的WBC减少症中的作用,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抗骨髓抑制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65例放化疗后致WBC减少症的鼻咽癌患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应用黄莲素治疗,对照组87例应用清开灵胶囊治疗;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WBC数和生存质量评估,观察中医症候等。结果 WBC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WBC计数提供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3.59%(34/78),48.72%(38/78),84.62%(66/78)和18.39%(16/87),33.33%(29/87),49.43%(43/8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治疗组、对照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5.39%(51/78)和41.38%(36/87),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治疗组、对照组的中医证侯显改善率、部分改善率和总改善率分别为53.85%(42/78)、32.05%(25/78)、84.62%(66/78)和19.54%(17/87)、37.93%(33/87)、58.62%(51/87),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结论 黄莲素在鼻咽癌放化疗后所致的WBC减少症的治疗中是一种很有前景,值得深入研究的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