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SEM和TEM比较研究了小鼠骨髓细胞在体外半固体琼脂和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中,并在RSP-2·P3-CSF或HU-CSF刺激下,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集落生成的形态学特征。超微结构分析结果指出RSP-2·P3-CSF以刺激粒系细胞集落生成为特征。但是,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一部分粒系细胞集落退化,大多数粒系细胞集落转变为粒和巨噬细胞集落或巨噬细胞集落。然而,HU-CSF以刺激巨噬细胞集落生成为特征,但在培养早期可见到粒系或粒系与巨噬细胞混合集落的存在。所以,RSP-2·P3-CSF和HU-CSF在生物学作用特性上是不均一的,不能根据它们在培养早期或晚期的集落细胞成分简单地归结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相似文献   
2.
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BP)在体外具有选择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的特性,白血病骨髓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DBP会加速白血病祖细胞的清除。在骨髓体外长期培养基础上,利用DBP对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进行体外净化并自体骨髓移植,骨髓细胞经过5~9d与50μg/mlDBP共培养后,骨髓有核细胞回收率为68%,CFU-GM回收率达70.1%。回输骨髓细胞悬液中检测不出残留DBP。净化后骨髓回输给放、化疗预处理后病人,骨髓造血全部重建。至今14例病人平均存活时间已达15个月,2例复发,3例非白血病死亡,其余均无病存活。初步证明DBP结合骨髓体外培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体外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雌三醇对某些实验动物有较好的抗放作用,对人是否有效,尚待阐明。本文采用体外培养方法研究雌三醇对正常与照射小鼠及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作用特点。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与分组 LACA雄性小鼠,周龄9—11周。分照射给药、照射对照、正常给药和正常对照四组。每组三只小鼠。  相似文献   
4.
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BP)能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已应用于体外净化人骨髓细胞中残留白血病细胞〔1,2〕。前文报道了DBP与人骨髓细胞共孵育后的浓度变化〔3〕。本研究用气相色谱法分析DBP与人血浆孵育前后的浓度变化,了解DBP进入血液后的分解情...  相似文献   
5.
体外筛选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放线菌代谢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较大量微生物代谢物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体外筛选方法,筛选对K562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Vero无明显抑制作用的土壤放线菌提取物。方法:放线菌培养液加入乙醇后,置于96孔板中。经过减压除去溶剂后,用MTT法检测各样品对K562及Vero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从446种土壤放线菌提取物中筛选获得5种提取物对K562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Vero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表明,小鼠骨髓细胞在体内扩散盒血浆凝块中培养2天后所生成的红系细胞团(E一CFU一D),既不是直接起源于BFU一E或ERC,也不是由骨髓幼稚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增殖的结果,它是一类在细胞分化中介于ERC和原红细胞之间的造血祖细胞。体内EP浓度降低时,ERC的分化受阻,但是,EP对E-CFUweD分化的影响却介于ERC与原红细胞之间。从体内外的培养结果可见,当EP浓度增高时,可以增强cFU一E或E一cFU-D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7.
一些研究表明,各种种系动物的正常骨髓细胞都能在适当的细胞团刺激因子(CSF)作用下,在体外琼酯培养体系中生成细胞团。这种细胞团刺激因子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动物体内。近来,培养技术上的一个改进就是将琼酯培养体系注入扩散盒内(不含细胞团刺激因子),然后将扩散盒埋入经受射线照射的或正常小鼠腹腔内,在体内某些因子作用下,经过几天培养后产生与体外琼酯培养体系生成同样的细胞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临床上已广泛应用造血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其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成功率约有50%。对急性白血病治疗,也有缓解病例的报告。可是,在造血细胞移植治疗之前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使造血细胞能够植入而不致被排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移植治疗后发生急性免疫反应,这就使我们想到性激素类药物,它是有效的抗辐射药物,对造血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在造血细胞移植中是否能产生良好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本文报导了3,17-β棕榈酸雌二醇(简称“棕二”)、丙酸睾丸酮(简称“丙睾”)两类性激素对致死剂量照射Laca小鼠骨髓移植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蛇床子Cnidium monnier中分离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活性成分。方法:用生物活性跟踪法,经硅胶柱层析、RP-HPLC等。结果:分离得到3种活性成分,分别为欧芹属素乙(imperatorin),爱得尔庭(edultin),9-异丁酰氧基-O-乙酰基哥伦比亚苷元(3′-isboutyryloxy -O-acetyl columbionetin)。结论:体外实验表明3种化合物对耐药的肿瘤细胞KBV200具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0.
17-α-乙炔雌三醇(简称‘522’)、雌三醇(简称‘500’)、茜草双酯(简称‘双酯’)对狗和小鼠急性放射损伤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它们都有照前照后给药有效的特点,表现在提高30天活存率,促进多向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加速恢复等功效。但在体外条件下,照后加药对造血干细胞的作用如何尚未加以研究。本文就体外加入‘522’、‘500’、‘双酯’于细胞悬液,观察对人和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起何作用,为了解这些药物的抗放原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