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新的简单的包扎方法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出血,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大大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一组采用传统的超弹力绷带环形包扎法(对照组),每小时减压1次,一般减压4次结束。另一组采用X型包扎法(试验组)。观察两组的出血、术肢肿胀和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X型包扎法在减少穿刺点出血、肿胀、提高患者舒适度上优于对照组。结论:X型包扎法能大大减少护士工作量,减少穿刺点出血、肿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可达龙治疗恶性心律失常1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心律失常一般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绝大多数恶性心律失常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只有少数特殊类型可为原发,如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确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早期识别,一经发现必须给予及时恰当的紧急处理。静脉注射可达龙通过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和结内传导时间,能有效降低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3.
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脏介入治疗是通过外周血管穿刺途径将特制导管送至心脏相应的病灶部位直接治疗心脏疾患。近年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先心病、风心病及各种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成为当前心脏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因此,导管室护士不但要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理论,还必须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爱敏  范晓莉 《护理研究》2007,21(1):137-137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实施血管再通的重要治疗手段。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5%后,在X线透视下将前端带有球囊的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处,用8个~16个大气压使狭窄病变扩张,然而有40%病变可发生再梗死。因此需将冠状动脉支架送入狭窄病变处,将狭窄血管永久撑开,从而改善血流,提高缺血心肌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曹爱敏  范晓莉 《护理研究》2007,21(2):137-137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实施血管再通的重要治疗手段。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5%后,在X线透视下将前端带有球囊的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处,用8个~16个大气压使狭窄病变扩张,然而有40%病变可发生再梗死。因此需将冠状动脉支架送入狭窄病变处,将狭窄血管永久撑开,从而改善血流,提高缺血心肌的存活率。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2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258例,男240例,女18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5岁。其中冠心病130例,心绞痛70例,心肌梗死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0例;单支病变170例,双支病变68…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与多种躯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联系。了解心血管病人的心理需要将有助于拟订临床治疗方案,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现将我院心内科住院的79例心血管病人心理需要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本组62例患者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抽出积液,对患者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所实施的相应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心包抽液并直接注射药物可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护理措施切实可行。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此项穿刺治疗成功的关键,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之痛苦。  相似文献   
8.
妇女更年期综合证,中医称为"绝经前后诸症",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以阴虚火旺证型多见.笔者从1996年以来,用首乌芝麻散补益肝肾治疗本病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