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对单侧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进行可能发病部位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单侧原发性BP-PV患者(BPPV组)和38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进行气导短纯音诱发的oVEMP和cVEMP检测,分析两种反射的引出率、潜伏期、振幅等数据。结果;BPPV组患侧oVEMP的引出率为46.15%,cVEMP的引出率为67.31%;其健侧oVEMP的引出率为48.08%,cVEMP的引出率为65.38%。对照组左侧oVEMP的引出率84.21%,cVEMP的引出率92.11%;右侧oVEMP的引出率为81.58%,cVEMP的引出率为94.74%。对照组双侧cVEMP和oVEMP的P1、N1潜伏期及N1-P1振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PPV组和对照组cVEMP和oVEMP耳间振幅比及不对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原发性BPPV患者双侧前庭耳石器传导通路功能受损状况,可以通过oVEMP和cVEMP检测进行客观评估,并且oVEMP的异常率比cVEMP高。  相似文献   
2.
谷氨酸是耳蜗内主要的传入神经递质,其对听觉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过量释放的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与许多内耳疾病的发生有关.耳蜗中可能存在谷氨酸摄取系统,即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本文对耳蜗中可能存在的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学说的来源、作用机理、及相关分子的分布特点、临床意义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的效果。方法应用Epley管石复位法、Semont管石解脱法及Barbecue翻滚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予以治疗。结果32例中经耳石复位法治愈27例(84.4%),有效3例(9.4%),复位失败2例(6.3%),后经前庭功能训练治愈。结论耳石复位法是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位失败的患者前庭功能训练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nitric oxide)-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通路对耳蜗功能的调节。方法健康杂色豚鼠100只,雌雄不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①第1组:人工外淋巴液组;②第2组:L-精氨酸组;③第3组:Ca^2+-ATP酶抑制剂组;④第4组:Ca^2+-ATP酶抑制剂+L-精氨酸组;⑤第5组:Ca^2+-ATP酶抑制剂+cGMP;⑥第6组:Ca^2+-ATP酶抑制刺+L.精氨酸+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组;⑦第7组:血管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剂组;⑧第8组:Ca^2+-ATP酶抑制剂+eNOS抑制剂组;⑨第9组:Ca^2+-ATP酶抑制剂+eNOS抑制剂+L.精氨酸组;⑩第10组:Ca^2+-ATP酶抑制剂+eNOS抑制剂+L-精氨酸+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抑制剂组。分别全耳蜗灌流以上各组药物120min,由圆窗龛每隔30min测1次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CM)和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第3,4组灌流后留置标本做透射电镜的标本固定。结果第3组灌流Ca^2+-ATP酶抑制刺前后CAP阈移为28.5dB,第4组在此基础上加入L.精氨酸可使CAP阈移改善9dB,且与加入cGMP后作用相似。第8组多加入eNOS抑制剂抑制血管纹功能后CAP阈移为42.5dB,再加入L-精氨酸可使CAP阈移改善7dB,而第10组加入nNOS抑制剂后CAP阈移较第9组增加了6、5dB,与第8组无明显差异。提示L-精氨酸在nNOS作用下可通过NO-cGMP通路来拮抗Ca^2+-ATP酶抑制剂引起的胞内Ca^2+-升高。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在Ca^2+-ATP酶抑制剂的基础上加入L-精氨酸减轻了由Ca^2+-ATP酶抑制剂所造成的外毛细胞的空泡化。结论NO-cGMP通路可调节耳蜗电位,L-精氨酸通过nNOS改善Corti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耳鸣患者中枢代谢特点,探讨掩蔽治疗时中枢代谢变化规律。方法选取5例正常听力的耳鸣患者,同时选取20例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的健康人作对照组,对耳鸣患者及健康人的左右侧颞横回区及海马标准化摄取值进行比较,同时对5例耳鸣患者每侧颞横回及海马区掩蔽治疗前及掩蔽治疗时的标准化摄取值进行比较。结果 5例耳鸣患者中有4例的双侧颞横回及海马区代谢不对称,均表现为左侧明显高于右侧,另1例耳鸣患者双侧代谢对称;而对照组上述区域代谢基本对称,两组间的不对称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5例耳鸣患者掩蔽治疗时,可见患侧双侧听皮质标准化摄取值均较未给声时升高,每侧掩蔽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耳鸣可能与左侧颞横回区及海马的高代谢有关,掩蔽治疗可能是在中枢层面通过影响相关听功能区域的代谢水平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耳蜗传入传出通路及其调控机制正常情况下,耳蜗OHC对IHC有驱动效应,但来源于OHC的+SP抑制着来源于IHC的-SP。当OHC受损,IHC即表现-SP和被动机制,出现CAP电位幅度的重振。但在耳蜗IHC、OHC远不止于如此表现,还严格受控于耳蜗传入传出通路神经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正常听力耳鸣患者的耳鸣音调、响度、掩蔽曲线及高刺激率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测结果,探讨耳鸣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162例正常听力耳鸣患者,对其进行耳鸣音调、响度匹配,同时选取其中140例单侧耳鸣患者,对140患耳与对侧140健耳,分别进行高、低刺激率ABR检测,比较不同刺激率下PL差值(△PL)、IPL差值(△IPL)。结果 听力正常耳鸣的耳鸣音调分布从125~8000Hz,以4000~8000Hz高频为主;耳鸣响度从0~20dB,5~10dB最多;佛德曼曲线以汇聚型为主;患耳与健侧耳高、低刺激率ABR Ⅰ~Ⅴ △IPL差值>0.28ms的耳数分别为16耳及12耳,差值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总结162例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耳鸣起源于内耳微循环障碍的理论不适用于解释正常听力耳鸣患者,耳鸣产生的机制可能不能用单一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randt-Daroff康复练习对23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3年12月间23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包括2例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21例客观性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嘱患者进行Brandt-Daroff练习。结果 23例患者练习1周后,痊愈12例,9例症状减轻,2例无效;2周后复诊,痊愈17例,5例症状明显减轻,1例无效。结论 Brandt-Daroff康复练习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多频稳态反应(ASSR)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多频稳态反应(auditorysteady-stateresponses,ASSR)测试仪已在我国逐渐推广应用,但目前对其应用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ASSR技术还不够成熟,在临床中应用为时过早;另一种认为,应该在临床应用中不断认识和改进。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在临床中广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