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2 7例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采取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结果 :2 7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 ,临床愈合时间最短者 10周 ,最长者 18周。 2年随访 ,按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优 12例 ,良 14例 ,可 1例 ,差 0例。结论 :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在非X线透视下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7例的临床体会,即充分利用DHS钉在设计上所具有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仿生学形态特点,在没有X线透视下行内固定术。在讨论中重点提出了在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应用闭式负压封闭引流(VSD)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治疗,研究组在清创后应用VSD,对比两组创面准备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费用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创面准备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应用VSD可促进患者创面的恢复,节省住院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采取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结果:27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最短者10周,最长者18周。2年随访,按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14例,可1例,差0例。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后以锁骨钩钢板联合重建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并肩胛颈骨折9例,经3~16个月随访,术后6周均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平均骨愈合时间约10周,无1例发生切1:2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石膏外固定位置对新鲜腕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6例新鲜腕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功能位石膏固定,B组采用掌屈尺偏位石膏固定,6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A组优良率74%,B组优良率9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骨折恢复时间A组(12.4±2.7)周,长于B组的(10.1±1.8)周。结论新鲜腕舟骨骨折石膏外固定以掌屈尺偏位为佳。  相似文献   
7.
曹怀焱 《中外医疗》2011,30(19):101-10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其中:优24例,良6例,可2例,差0例,总优良率为93.75%。结论踝关节解剖复位、牢固的内固定以及正确积极的功能锻炼是踝关节骨折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陈刚  曹怀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22-123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途径及疗效。方法将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纯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有效率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2,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均有明显升高,治疗后4周和8周时观察组的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加速患肢功能的康复,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刚  曹怀焱  贺检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78-179,18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87.50%,对照组优良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4例(8.3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3例(2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迅速恢复髋关节的正常位置,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肢疼痛及功能障碍,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死亡率,是目前老年股骨颈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F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远期疗效。方法:24例腰椎滑脱均经后路减压,扩大椎间孔神经根管,探查椎间隙至椎体外缘,采用RF复位,切除椎体间髓核及中后部软骨板,植入碎骨块,椎弓根钉系统加压致椎体后缘接触固定。结果:24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腰椎稳定,无神经损伤及神经根刺激表现。随访6~12个月,均获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等并发症。结论:经后路RF系统一次完成椎管减压、复位和固定,腰椎体间稳定易达到融合,符合脊椎生物力学要求。腰椎融合稳定,无神经根症状,方法易行,临床应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