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煤矿老年矽肺患者抑郁障碍的调查,了解老年矽肺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29.60%^[1],本研究是将患抑郁症的矽肺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茶碱、甲硝唑的HPLC-UV分析方法,探索茶碱与甲硝唑在大鼠体内是否存在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方法 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氨茶碱组、甲硝唑组以及氨茶碱和甲硝唑联合给药组,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HPLC测定二者的血药浓度,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用SPSS19.0软件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95%的可信区间判断药物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结果 氨茶碱和甲硝唑联合用药组与单用药组药动学参数t1/2,MRT,AUC0-t,VdCL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氨茶碱和甲硝唑联合用药后不产生明显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龄(≥8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镜中心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7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80岁的患者(高龄组)196例,≤60岁的患者(非高龄组)546例。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性别、结石数目、结石大小进行基线资料匹配,获得组间协变量均衡样本。成功匹配196对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胆总管结石高龄组患者合并疾病者明显高于非高龄组[93.4%(183/196)比 76.5%(150/196),P<0.001],两者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6.4%(189/196)和96.9%(190/1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高龄组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17/196),非高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13/1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高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为8.20 d、23 624.06元;非高龄组为8.03 d、22 249.64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CP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可作为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制备3种不同处方的青藤碱原位液晶,并考察其原位前后的流变学性质,评价其用于栓塞的可行性。采用锥板夹具进行流变学实验,分别进行稳态流变学和非稳态流变学性质研究,并比较其原位前后的流变学性质差异。稳态流变学结果显示3种液体栓塞剂原位前后均为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原位前后黏度相差2~5个数量级;并具有一定的屈服值,原位前约10 Pa,原位后约4 500 Pa;各体系均有一定触变性,动力黏度基本不受剪切速率的影响,原位前均小于0.3 Pa·s,原位后大于1Pa·s,原位前后相差1个数量级;温度扫描结果显示在10~50℃各体系黏度均略有下降,但下降速率基本不变,原位前后黏度相差1~3个数量级。非稳态流变学结果显示原位前无明显线性黏弹区,表现为液体的性质;原位后线性黏弹区范围为应变γ1%(3号为5%),且弹性模量G'大于黏性模量G″,表现为固体的性质;频率扫描结果显示原位前后各体系在低频下G″G',体系黏性占优势,在高频下G'G″,体系弹性占优势,复合黏度的测试结果从侧面证实了该液体栓塞剂原位后可形成立方液晶(3号原位后在此条件下结构被破坏)。该实验采用DHR-2流变仪进行流变学性质研究,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为产品的体外评价和实际应用提供更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职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进入实习的助产专业学生84名,在实训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发放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理解孕产妇心理等方面有较大帮助。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适合高职助产专业实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影响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现已成为导致女性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潜在原因,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炎性痛是由外周组织损伤或炎症时引起的疼痛。近10年来,关于针刺缓解炎症性疼痛机制的研究有了显著性进展。本研究从神经免疫交互的角度,在炎症局部和外周背根神经节(DRG)水平,总结针刺通过调节机体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改善炎性痛的镇痛机制。在炎症局部,针刺可通过调节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及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并促进阿片肽、大麻素与腺苷类等镇痛物质及其受体的活性,控制炎症级联反应及疼痛的神经传入,减轻炎性痛。在DRG水平,针刺能够通过抑制外周DRG神经元的过度兴奋、TRPV1信号通路的转导及其释放的P物质(SP)、P2X4受体、P2X7受体和酪氨酸羟化酶TH等,改善慢性炎症性疼痛。综上,本研究围绕针刺调节炎症局部与DRG神经-免疫互作改善炎性痛的镇痛机制角度展开论述,为改善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策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思路,也为基础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刺抗炎疗效显著,在国内外应用广泛。自主神经系统介导的针刺抗炎作用机制已经在不同疾病模型中得到广泛验证,而最近新的研究报道深化了针刺抗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笔者结合最近针刺抗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新发现,系统总结了针刺介导的以副交感神经系统为主的胆碱能抗炎途径、迷走神经-肾上腺髓质-多巴胺通路和交感神经抗炎途径的机制研究进展。即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在大脑皮质及下丘脑的支配下,既拮抗又协调地调节器官的生理活动。而针刺介导的自主神经抗炎作用与机体状态、电针强度有密切关系,具有双向良性调节的特点。本研究系统梳理针刺抗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展,以期为针刺抗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