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负调控因子3 (SOCS3)、白细胞介素10 (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ICP孕妇37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健康孕妇35例为对照组.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IL-10、TNFα在孕妇胎盘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胎盘组织中SOCS3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1)IL-10、TNFα在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病例组中,IL-10的表达低于对照组(Z=-2.626,P<0.01),而TNFα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Z=-4.350,P<0.01).(2)SOCS3在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病例组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2.214,P< 0.05).且其下降与IL-10呈正相关(r=0.494,P<0.01),与TNFα呈负相关(r=-0.472,P<0.01).结论 ICP患者母胎界面Th1型细胞因子TNFα表达增加,而Th2型细胞因子IL-10表达降低,存在Th1偏移.SOCS3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因子平衡而参与了ICP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曲广第  王冬梅 《医学综述》2004,10(8):478-48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出现于妊娠中晚期的、以皮肤瘙痒和生化检查表现为胆汁淤积为特征的疾病,随妊娠持续、分娩后消失。尽管这种疾病可能在以后的妊娠会复发,但在未孕期间,患者并不会有慢性肝脏疾病的表现,肝功能检查也都正常。尽管持续的瘙痒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ICP对母亲来说是一种良性疾患,未曾报道有母亲死亡。但是,ICP会导致胎儿受累,包括早产和死胎,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研究发现,患有胆汁淤积的母亲,其胎儿脐血内的胆汁酸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盘滋养细胞E 钙黏附素 (E Cadherin)的异常表达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1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一院 4 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研究组 )和 4 3例正常妊娠孕妇 (对照组 )的胎盘组织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胎盘组织E 钙黏附素的表达 ,分析其表达异同。结果 研究组胎盘E 钙黏附素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1)胎盘组织E 钙黏附素的异常表达导致胎盘浅着床 ,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始发原因之一。 (2 )E 钙黏附素的异常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4.
付怡  曲广第  王冬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25-1729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46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62例,正常妊娠86例,比较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结果中各指标的差异来评估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左心各径线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例LVEF<55%;舒张期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包积液发生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比晚发型左房增大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心脏形态改变以左房室腔增大、室壁及室间隔增厚、心包积液为主,伴左室舒张功能的损害,个别病例收缩功能轻度受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心血管损害程度超过晚发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门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ICP孕妇37例为ICP组,选择同期健康孕妇35例为对照组。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测定IL-10、TNF-α在孕妇胎盘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水平,术前静脉血测定肝功指标:AST,ALT,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经秩转换后采用秩和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L-10、TNF-α在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在ICP组中IL-10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NF-α的阳性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与AST、ALT均呈正相关(r=0.270、0.246,P均<0.05),而IL-10与AST、ALT均呈负相关(r=-0.250、-0.128,P均<0.05)。结论 ICP患者母胎界面Th1型细胞因子TNF-α表达增加,而Th2型细胞因子IL-10表达降低,存在Th1偏移。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可能对肝脏产生免疫性损伤而参与了ICP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肝病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316例妊娠期肝病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未发生产后出血患者254例作为对照组,对导致产后出血的23个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红细胞压积、总蛋白、白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蛋白、HBsAg、有无输血、血小板、血红蛋白。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小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肝病可能并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胎盘整合素α1、β1的表达 ,探讨整合素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二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了解不同程度及不同民族妊高征胎盘α1、β1的表达情况。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 40例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整合素α1、β1,以 43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胎盘组织作对照 ;采用DNA缺口原位标记Tunel技术 ,测定 12例妊高征患者胎盘不同细胞凋亡指数 ,以 2 4例正常妊娠妇女胎盘作对照。 结果  (1)妊高征组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蜕膜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11.0 4± 3 .46) %、(12 .2 0± 3 .67) %、(13 .0 3± 4.3 8)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 .91± 1.65 ) %、(5 .3 9±1.76) %、(4 .0 8± 1.97)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2 )妊高征组整合素α1、β1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α1:T =14 42 ,P <0 .0 5 ;β1:T =12 47,P <0 .0 1) ;(3 )中度与重度妊高征患者胎盘整合素α1的表达也有差异 (T =5 6,P <0 .0 1) ,而整合素 β1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4 )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胎盘整合素α1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1)妊高征的不良妊娠结局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2 )整合素α1、β1的低表达是胎盘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对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及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等引起的产后出血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子宫切除占同期孕产妇的1.73‰,其中剖宫产分娩子宫切除占87.5%,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占12.5%。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与剖宫产时机可降低因产科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发生。子宫切除是治疗不可控制的产科出血和挽救孕产妇生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玲  陈洁  曲广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9):1334-1336,1340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哈族)和汉族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患者发病特点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汉族与哈萨克族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民族分为两组,比较两民族发病一般情况、合并症与并发症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别。结果哈族患者发病年龄小于汉族患者(P<0.05),哈族患者发病孕周与终止妊娠孕周均早于汉族(P<0.05),哈族患者体质量指数高于汉族(P<0.05);两民族产次均以初产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族患者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重度贫血、心衰、胎盘早剥以及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儿窘迫、死胎、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汉族(P<0.05);子痫、肝功能损害、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汉族患者高于哈族(P<0.05);两组脑血管意外、凝血功能障碍、肺栓塞、视网膜脱落、胎儿畸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民族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特点存在差异,环境和遗传均可能为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孕28 w以上的35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将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有无肾功能损害分为肾功能损害组及无肾功能损害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母亲、胎儿与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子痫前期重度肾功能损害组与无肾功能损害组相比,收缩压、发病孕周及定期产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血清白蛋白、PT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率、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两组孕妇严重并发症的比较中,胎盘早剥、心衰、HELLP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胎儿及新生儿预后的比较中,胎儿窘迫、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为收缩压、发病孕周、定期产检、血清白蛋白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检查,重度子痫前期肾功能损害与母儿的多种严重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