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景日泽  方海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5):3131-3138
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动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供需角度阐述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政策建议。目前需方研究多集中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知晓率、签约(续签)率和意愿、满意度等方面;供方研究多集中于签约服务主体(家庭医生团队构成)、激励机制、培养和教育、家庭医生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果评估多基于需方角度。对此本文认为从供方研究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证研究缺乏,完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和团队构成、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培养和教育等举措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北京市2006-2015年年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服务效率的动态变化,并比较分析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区域和医改前后变动的差异,为提高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服务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北京市2006-2015年的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5年年间,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分别在以0.92%和3.88%的速度进步,公立医院得益于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民营医院更加依赖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不同区域和医改前后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有显著差异。结论:公立医院全要素生产率进步速度高于民营医院主要源于技术效率的进步,民营医院应继续提高管理水平,公立医院要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率,达到最佳适宜规模运营。同时卫生部门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3.
4.
背景 要提高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同激励因素对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影响不同。目的 比较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激励因素现状、满意度及激励因素偏好,为进一步细化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7-9月在厦门市、杭州市余杭区、上海市长宁区、北京市西城区和房山区共选择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所有在岗的家庭医生团队人员676人(包括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医生团队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工作环境基本特征、激励机制及激励因素偏好情况。对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基本情况及激励因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676份,有效回收率为96.6%。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月收入、总收入中家庭医生专项资金占比和签约服务费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者高于从事护理和公共卫生工作者(P<0.016 7)。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收入与家庭医生工作价值匹配程度的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者认为收入与工作价值匹配的比例高于从事护理工作者(P<0.016 7)。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不同岗位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参加阶段性进修培训、相关专业课程培训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者参与阶段性进修培训者占比高于从事护理与公共卫生工作者(P<0.016 7);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者过去1年参加相关专业课程培训者占比高于从事护理工作者(P<0.016 7)。不同岗位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过去3年职务提升与职称提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岗位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绝大多数都认为个人收入和福利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这一比例在家庭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成员中分别是95.6%(387/405)、95.7%(180/188)和98.8%(82/83);培训机会、社会认可和尊重、职称晋升机会排在第2位、第3位和第4位;但对家庭医生来说单位管理制度是排名第5的激励因素,对护士来说工作量是排名第5的激励因素,对公共卫生人员来说排名第5的则是工作条件。结论 不同岗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激励机制现状存在较大差异,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收入、福利待遇与培训学习情况优于从事护理和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且不同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激励因素的偏好有所不同。应当继续优化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薪酬结构,提升家庭医生团队的收入及签约服务费,完善经济激励措施;加强基层培训学习力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保障医疗卫生人员权益,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北京市2006-2015年间三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技术效率,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技术效率、单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其动态效率情况,最后运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分析综合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和单纯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分别由2006年的0.44和0.51升至2015年的0.62和0.68,两种效率值在0.5~0.8之间所占比例最高;规模效率值绝大部分分布于0.8~1.0之间,大部分医院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以5.78%的速度进步,得益于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分别以年3.77%和1.94%的速度在进步,进一步分解技术效率进步,单纯技术效率在以年3.21%的平均速度进步,规模效率仅有0.53%的年平均进步速度。综合技术效率与床位周转率、医师年均担负诊疗人次、医护比呈正相关,与床位数、门诊住院人次比、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和药占比呈负相关。结论:严格控制三级公立医院规模,注重医院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转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医生代理理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效果研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方海课题组对签约服务中的供方(家庭医生)进行了深入研究.家庭医生团队由全科医师、护士和公卫人员等组成,各方各有侧重与专业分工.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是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核心,承担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的主...  相似文献   
7.
背景 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过程中,签约服务费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激励,这种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会影响家庭医生的诊疗行为。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的实施对家庭医生诊疗行为,包括服务数量、平均服务时间及接诊患者费用的影响,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7-9月在厦门市、杭州市余杭区、上海市长宁区、北京市西城区和房山区共选择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所有在岗的家庭医生进行普查,共调查家庭医生420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医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工作环境基本特征、激励机制及家庭医生签约相关的认知和行为。运用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405份,有效回收率为96.4%。对应分析结果显示,签约服务费占比 10%~20%的家庭医生组与占比<10%组相比,每日转诊数减少0.84人(P=0.01),接诊患者的月总费用增加32%(P=0.01),次均费用增加13%(P=0.02)。签约服务费占比>20%~30%的家庭医生组与占比<10%组相比,平均接诊时间减少1.96 min(P=0.01),接诊患者的月总费用增加36%(P=0.02)。签约服务费占比>30%的家庭医生组与占比<10%组相比,每日接诊数增加14.68人(P<0.01),平均接诊时间减少2.66 min(P<0.01),接诊患者的月总费用增加53%(P<0.01),次均费用增加22%(P=0.01)。结论 提高签约服务费占收入比例可以提高家庭医生的每日接诊人数,减少每日转诊人数,有利于提升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患者下沉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签约服务费占比的提高会减少家庭医生的平均接诊时间,在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过程中,要平衡好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的关系;要继续推进构建家庭医生作为患者医疗费用“守门人”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健康中国行动政策网络结构特征随时间和层级变迁的演化规律,总结政策网络建设的成果和不足。方法:依托健康中国行动政策文本,基于“行动—部门”隶属关系构建健康中国行动政策网络,运用统计分析、整体网络分析、个体网络分析和核心—边缘分析挖掘不同时间阶段和行政层级的政策网络结构特征。结果:随着健康中国行动从酝酿布局阶段步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健康中国政策网络框架已基本确立,网络规模和协同格局逐渐明晰。国家政策网络已进入优化升级阶段,省级政策网络尚处于扩充完善阶段,且存在地域发展不均衡、行动兼顾不平衡的问题。结论与建议:基于行动和部门二维导向构建政策网络,从政策管理逐渐实现网络管理,加强地区经验交流和协同机制考核,提升省级整体建设水平和均衡程度,发挥核心部门和核心行动的带动作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全局齐步推进,提升政策网络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介绍几种国际上常用的退休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城镇职工人员退休后基本医疗保险是否缴纳保费以及缴纳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主要通过搜索国外关于老年人或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缴纳保费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提取和总结,对我国的制度建设提供建议和借鉴。结果:总结国际上通用的退休人员或者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有四种模式:日本式家庭医疗保险,美国式平时上缴,退休后要想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继续上缴,法国式养老保险中包含医疗保险以及新加坡式储蓄医疗保险,我国可以借鉴各种模式的优点形成我们的制度。结论:四种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关于保费缴纳模式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也有弊端,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形成我国合理的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额预付实施前后北京市二三级医院运行状况的变化,探讨总额预付对不同级别的医院影响的差异,从而评价总额预付的实施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使用"北京市卫生工作统计资料汇编"2007—2014年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总额预付有效控制了二三级医院的药占比且对三级医院的次均费用控制效果优于二级医院,但是难以控制三级医院的服务量;固定效应模型显示总额预付能控制二级医院的业务收入,但是对三级医院业务收入没有影响。结论:总额预付取得一定效果,但是难以控制三级医院院均业务收入,应该切实推行分级诊疗并精细化测算总额预付基金数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