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收集六家医院因膝关节炎性疾病接受机器人辅助TKA治疗的69例患者资料, 男24例、女45例, 年龄(52±6)岁(范围46~72岁), 包括膝关节骨关节炎53例、类风湿关节炎10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术前提取患者的CT数据并通过机器人系统设计个性化的假体摆位方案, 确定假体尺寸、下肢力线及股骨和胫骨截骨量;术中根据假体摆位方案由机器人控制截骨模板完成截骨, 测量术中截骨量与术前规划截骨量以验证机器人辅助TKA的截骨准确性。术后根据X线片测量冠状面的股骨远端外侧角、胫骨近端内侧角和髋-膝-踝角;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een Society score, KSS), 包括KSS膝评分和功能评分, 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6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7.3±2.3) min(范围80~110 min), 出血量为(320.0±6.2) ml(范围300~350 ml)。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82.2°±1.1°提高至术后119.7°±0.8°,...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上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1例不稳定上胸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骨折节段为T3~T8,均为高能量损伤。所有患者实施经后路切开复位、脊髓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术后常规处理,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手术前后患者的①基本情况;②影像学评价(包括椎弓根螺钉位置、椎体压缩率、椎体后凸角度);③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SIA );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21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12~4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8.78±6.25)个月。术后48 h及随访时的椎体压缩率、椎体后凸角均较术前降低( P <0.01),但随访时的椎体压缩率、椎体后凸角则均较术后48 h有所增加( P <0.05)。术后48 h脊髓损伤ASIA分级均无明显变化。随访时,50.0%病例的脊髓损伤ASIA分级得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在随访时得到显著提高( P <0.05) ,平均提高(22.11±9.64)分。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不稳定上胸椎骨折的有效方法,配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是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观察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20例患者经过0.5~2年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均良好,骨折复位较满意,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程度超过90%,Cobb角恢复到4~5°;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A级1例、B级1例、C级4例、D级5例、E级9例;术后复查植骨愈合情况良好,椎管受压情况均解除,并无伤口感染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发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