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纳入患者40例,其中上颌侧切牙缺失的正畸患者20例,根据缺牙部位以及拔牙模式不同分3组;将需要常规拔牙的患者20例设为第四组,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第一、二、三组在矫治后期将尖牙进行调磨或瓷贴面修复。测量矫治前后模型的Bolton指数,第一、二、三组测量时将前磨牙纳入前牙量范畴。将第一、二、三组与第四组进行统计学比较,两两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或过小畸形设计拔牙矫治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力对牙周健康成人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矫治设计需要拔除双侧上颌第1双尖牙,上颌设计种植钉强支抗的正畸治疗病例32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8人。每例病人随机选择1侧分别施加50 g、100 g、150 g、200 g尖牙远中移动力作为实验侧,另1侧尖牙不施加正畸力随机挑选8个患者作为对照侧。测量4周后尖牙远中移动的距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受不同正畸力4周后,尖牙移动距离50 g时(0.57±0.28)mm,100 g时(1.13±0.77)mm,150 g时(1.03±0.45)mm,200 g时(0.84±0.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移动速度不随力值的增大而增加,100 g力值较适宜尖牙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确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11例(11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6只眼),女性5例(5只眼),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8.0±20.4)岁。11例患者中1例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5例为玻璃体切除术后或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3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所有患者术前均经最佳矫正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检查、眼压测量、光学生物测量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行UCP术后,以平均眼压降低幅度和6个月后的手术成功率来评估UCP治疗的有效性。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数据缺失时,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眼压变化;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术前与术后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的变化;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比较术前及其与术后眼压降低差值的关系。 结果11例患者(11只眼)全部接受UCP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的手术成功率为54%(6/11),术后6个月的手术成功率为36%(4/11)。术前、术后7 d、3个月及6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40.82±3.47)mmHg(1 mmHg=0.133 kPa)、(20.26± 3.43)mmHg、(19.89± 4.35)mmHg及(22.06±5.15)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3,-3.80,-3.05;P<0.05)。术后6个月,每日降眼压药的使用数量明显降低,平均降压药物由(3.09±0.3)种降至(2.3±0.2)种,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7,P<0.05)。 结论UCP术后6个月能有效地降低眼压,但其术后效果的长期评价仍需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牙周病患者不同时期咀嚼效率的变化。方法:称重法测量15例牙周病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T1期)、牙周基础治疗后(T2期)、正畸排齐整平阶段(T3期)、正畸精细调整结束(T4期)和保持半年(T5期)时的咀嚼效率,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T1期咀嚼效能(50.78±5.65)约为对照组(89.54±2.51)的一半;T2期略提高(70.96±3.67);T3期略下降(65.26±4.79);T4期提高(73.24±3.35);T5期复查时明显提高(83.22±2.59)。结论:牙周炎引起咀嚼效率下降;牙周基础治疗后咀嚼效率提高;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咀嚼效率明显提高,仍低于正常成人。  相似文献   
5.
时毅  崔红平 《眼科新进展》2016,(11):1097-1100
角膜新生血管是多种眼表疾病的病理改变,是常见的致盲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临床上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包括抗炎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外科治疗方面包括激光、电凝法和眼表重建手术。此外,许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的药物及新型治疗方法也被证实具有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角膜新生血管临床治疗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2-氨基-6-氯-9-β-D-呋喃核糖基嘌呤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毅  姜力勋  姚其正 《药学进展》2006,30(9):425-427
目的:改进已有的以2’,3’,5’-三-氧-乙酰基鸟苷为原料合成药物中间体2-氨基-6-氯-9-β-D-呋喃核糖基嘌呤的方法。方法:对鸟苷6-羟基的氯置换反应过程作了较多改进:(1)去除影响产品质量的原辅材料,N,N-二甲基苯胺;(2)用混合溶剂乙腈-二氯乙烷代替单一溶剂无水乙腈;(3)以三光气代替三氯氧磷作为氯化剂。结果与结论:经过方法(1)和(2)的改进,简化了氯置换反应过程与操作,减少了副反应,使反应收率有所提高;方法(3)可免除磷污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