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汉两族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新疆地区维汉两族302例患者,维族100例,汉族2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87例,其中维族60例,汉族127例;对照组115例,其中维族40例,汉族75例,测定患者的血浆Fib水平,并将其与性别、血脂水平,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以及冠心病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族(4.43±1.56)g/L vs(3.69±0.86)g/L,P<0.05;汉族(4.16±1.08)g/L vs(3.55±0.78)g/L,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维汉两族吸烟和年龄是血浆Fib水平的影响因素(β=0.316,P=0.002;β=0.379,P=0.000);在冠心病不同类型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Fib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维族(5.64±2.93)g/L vs(4.17±1.26)g/L,P<0.05;汉族(4.54±1.32)g/L vs(3.82±0.71)g/L,P<0.05],同时亦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维族(5.64±2.93)g/L vs(4.27±1.15)g/L,P<0.05;汉族(5.64±2.93)g/L vs(4.12±1.02)g/L,P<0.05];在病变程度方面,3支病变的患者血浆Fib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的患者[维族(4.85±1.96)g/L vs(4.11±1.14)g/L,P<0.05;汉族(4.72±1.07)g/L vs(3.73±0.85)g/L,P<0.05]。结论血浆Fib水平可能与患者吸烟和年龄密切相关,与其他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无相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ib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加重,血浆Fib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延迟PrCA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 方法25例AMI溶栓成功的患者观察1个月内及满6个月时左心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射血分数(MVEF),同时对25例AMI溶栓成功后延迟PTCA术(2~4周内手术获得TIMI血流Ⅲ级者)观察同样指标,二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与范围的相关性,评价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560例,分为冠心病组(364例)和对照组(196例),测定脂蛋白(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脂蛋白为(220±140)mg/L,对照组为(180±128)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56,P<0.01)。结论: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范围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31例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 31例难治性慢性心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28例)或结合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3例)改善心功能后接受CRT治疗.左心室电极置入过程中采用了中空造影导管直接显影(11例)、带球囊的造影导管进行充气造影(20例)来显示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合并心房颤动患者(3例)仅置入左、右心室电极.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患者(4例),置入双心室再同步自动复律除颤器(CRT-D).全部患者术前1周接受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临床心功能评价,并在术后6、12、18、24个月时随访上述检查.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置入术,1例置入CRT-D的患者术后3 d因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置入CRT的患者在术后5个月时发生猝死,2例患者分别于3、6个月时失访;余27例患者随访结果显示,术后QRS平均时限较术前缩短,临床评价及超声测定的心功能情况明显改善,3例置入CRT-D的患者再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时全部经电除颤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结论 CRT能改善难治性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CRT-D可以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心衰)为复杂、多因素疾病,为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以心脏收缩、舒张障碍为主要病理特点,在老年群体中高发,且住院率、死亡率极高,对病人生命安全及正常生活影响巨大。心衰的诊断与治疗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microRNA是由22~25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参与机体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侵袭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6.
目的: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损害程度存在差异,而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金标准”,故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选择2004-01/2005-06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50例,其中,维吾尔族138例,汉族312例。①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心电图表现等,比较两组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②采用美国GE公司INNOVA 2000型数字减影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病变性质等方面的异同。 结果:4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维吾尔族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与汉族患者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均以男性为主;维吾尔族患者发病年龄低于汉族(P〈0.05);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增高者明显多于汉族患者(P=0.037)。两组临床特征比较无差异。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维吾尔族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者多于汉族患者(P〈0.05);冠状动脉病变性质维吾尔族患者以复杂病变居多,显著多于汉族患者(P〈0.05),而汉族冠状动脉病变性质未见明显的特异性。 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冠心病危险因素有自己的特点,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发病年龄较小,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复杂性病变及多支病变相对多,平均受累血管多于汉族,冠心病较重于汉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疆维汉民族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833C多态性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性心病之间的关系,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833C基因突变是否增加维汉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方法:选择2004-09/2005-10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320例维汉民族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189例与对照组13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中至少1支血管狭窄程度≥50%,维吾尔族75例,汉族114例,(56.0±10.5)岁。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任何可辨认的斑块和狭窄,维吾尔族48例,汉族83例,(53.6±10.8)岁。纳入对象对实验目的均知情同意。应用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方法分析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833C多态性,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及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833C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联性。结果:3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维汉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833CTT,TC,CC三种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以及组内维汉不同民族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维汉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中,CC基因型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同组同民族TC和TT型者[对照组:汉族:(15.52±6.77),(11.01±5.00),(11.05±6.13)μmol/L,维吾尔族:(14.59±5.24),(11.05±1.92),(9.76±3.20)μmol/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汉族:(22.92±17.84),(16.06±8.27),(14.67±8.92)μmol/L,维吾尔族:(17.77±8.61),(12.82±6.34),(12.21±5.60)μmol/L,P<0.05];TC和TT基因型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不显著。结论: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关键酶基因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833C存在多态性,维汉民族间略有差异,但不显著。②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833C基因突变可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③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833C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8年4月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456例临J末资料的并发症。其中男性275例,女性181例;年龄28~91岁.平均年龄60.23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87例,Ⅲ°房室传导阻滞97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8例,Ⅱ°房室传导阻滞19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其他疾病13例。起搏器类型: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结果并发症共27例,其中误穿刺入锁骨下动脉4例,气胸1例,冠状静脉窦口夹层1例,冠状静脉注入气泡1例,引流条断裂1例.电极接反2例,感知障碍2例,电池提前耗竭1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起搏器介入的心动过速1例.电极脱位4例.囊袋血肿6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加深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提高鉴别能力,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早期发现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  相似文献   
9.
背景:已有研究认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和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增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纳入399例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179)和非糖尿病组(n=220),收集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相关参数;将糖尿病组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66)和无再狭窄组(n=113),根据有无非靶病变快速进展分为非靶病变进展组(n=48)和非靶病变无进展组(n=131),检测支架置入3,120,210,360d的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冠状动脉支架长度更长(P=0.018),支架直径更小(P=0.002),支架置入后即刻和造影随访的最小管腔直径更小(P=0.001,尸=0),支架置入后即课和造影随访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P=o.038,P=0.004),造影随访晚期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发生比例更多(P0,P=-0.097)。在糖尿病患者的亚组分析中,再狭窄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无再狭窄者更高;非靶病变进展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非靶病变未进展者更高。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比例较高,同时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可辅助预测再狭窄和非靶病变进展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收集关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不用EPO疗效比较的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Medline(1966-01-2011-12)、PubMed(1980-01-2011-12)、Embase(1990-01-2011-12)、Science(1990-01-2011-12)、Springer(1990-01-2011-12)、CNKI(1994-2011)、万方(1982-2011)等数据库中,有关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PCI术后EPO与非EPO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均为英文文献,经改良Jadad评分判定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EPO治疗与非EPO治疗在PCI术后第5天与第6个月的变化情况如下:心肌梗死面积变化量的加权均数差(WMD值)为2.03[95%CI:(-0.14,4.20),P=0.07];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变化量的WMD值为2.93[95%CI:(2.03,3.83),P<0.01];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率的WMD值为3.62[95%CI:(2.51,4.73),P<0.01];随访6个月内心血管意外及并发症(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室颤动、脑卒中等)的WMD值为0.85[95%CI:(0.49,1.46),P=0.55]。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应用EPO治疗,可减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但在减少梗死面积和预防心血管意外发生方面,EPO治疗与非EPO治疗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