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20a是睡眠医学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备受关注,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由于症状表现明显,发病率及致死率高而广受重视,成为睡眠呼吸紊乱研究的热点。而代谢综合征(MS)同样是全身性疾病群,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方面占很重要的位置,二者有着较高的并存率[1],临床上认为二者关系密切,有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如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血脂、血糖紊乱等,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本文就两者高并存的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SAS与MS的定义1.1SAS指每晚7h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  相似文献   
2.
对急性胰腺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4岁。因间断胸痛10d伴上腹部剧痛1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冠心病史多年,平素间断服用降压,降糖及扩冠药物。未控制饮食。患者入院前10d出现发作性胸痛,呈烧灼样,轻度体力活动即可诱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深入,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逐渐得到揭示。房颤多与器质性心脏病相伴发,也可无心脏病基础称作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少部分患者呈现家族遗传倾向,现针对不同房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磷酸肌酸(exogenous phosphocreatine, PCr)对豚鼠缺血心室肌细胞钠通道(INa)电流的影响,探讨其预防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机制。方法:心室肌细胞经酶解从豚鼠左心室获得,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INa电流,通过灌注模拟缺血液并充以95%N2 5%CO2的混合气体建立缺血模型,将PCr加入模拟缺血液中分别配成5, 10, 20,30 mmol/L浓度。将细胞分成6组,分别予模拟缺血液,含有5, 10, 20,30mmol/L浓度PCr的模拟缺血液,台氏液灌流,后者充以95%O2 5%CO2的混合气体。10min后记录各组的峰电流及电流密度。结果:与台氏液组相比,单纯模拟缺血液组INa峰电流密度降低80.1?2.5%(p〈0.05),含有5, 10, 20, 30mmol/L浓度PCr的模拟缺血液组INa峰电流密度分别降低56.2?4.6%(p〈0.05);30.3?5.3%(p〈0.05);39.0?5.5%(p〈0.05);42.6?4.8%(p〈0.05)。10与5, 20, 30mmol/L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r能增加缺血时受抑制的INa峰电流及电流密度,这可能是其预防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机制。PCr在低浓度 (0~10mmol/L)对INa峰电流及电流密度的影响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特发性房颤(idiopathic atrial fibrillation,IAF)患者与正常对照在基础状态及不同联律间期早搏刺激后心房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不应期离散度(ERPdispersion,ER—PD)的差别,探讨IAF的发病机制。【方法】2005年4~7月住院的21例无器质性心脏痛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6例伴有阵发性房颤。所有患者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后,程控刺激高右房(high right atrium,HRA),冠状窦远端(coronary sinus distal,CSD),测出上述两个部位基础刺激时(S1S1 500ms)心房ERP。保持基础刺激不变,分别给予不同联律间期的S2早搏刺激(S1S1不应期+20ms,+70ms,+120ms,+170ms),通过发放S3测出不同S2早搏刺激后心房ERP。以基础及早搏刺激后HRA与CSD不应期的差值作为ERPD。【结果】6例IAF患者在HRA予S2早搏刺激(S1S1不应期+20ms)时诱发房颤,HRA的ERP在基础及各种联律早搏刺激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CSD刺激时ERP两组无差别(P〉0.05),IAF组ERPD较对照明显增大(P<0.05)。(S1S1不应期+20ms)的S2刺激较其他S2刺激使心房ERP缩短最为明显(P<0.05)。【结论】HRA短ERP,增大的ERPD是IAF患者发病的电生理基础。短联律间期早搏刺激使ERP缩短更为明显,是房颤发作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左束支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时心室激动顺序发生改变,左室除极位于QRS波后半部,因此,当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时,可干扰心电图诊断.本文介绍了Sgarbossa、Smith和巴塞罗那诊断标准,并比较其诊断敏感...  相似文献   
7.
调节束是右心室的腔内结构,连接右心室间隔和游离壁的前乳头肌,其内走行有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是心律失常的重要起源部位,也称浦肯野介导心律失常。从单纯室性期前收缩到短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触发的特发性心室颤动,室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左束支阻滞型,额面电轴朝向左上,胸前导联R/S移行多大于V4导联。射频导管消融可有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及特发性心室颤动,理想的消融靶点前可标测到浦肯野电位,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可显示调节束走行,有利于导管贴靠的稳定性及有效消融。  相似文献   
8.
山羊心房颤动进展过程中心房电图形态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利用山羊模型研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在由阵发性向持续性转变过程中,心房/肺静脉外膜电图形态的演变。方法在山羊的左房(LA)游离壁外膜和左上肺静脉(LSPV)根部缝合电极片,利用自制的房颤刺激器于体外发放50Hz的刺激,刺激左房,刺激时程1s,每次间隔2s,诱发出自发维持时间超过24h的持续性房颤。将心房/肺静脉外膜电图形态分为单电位(SP)、双电位(DP)和碎裂电位(FP)。分析在基础状态下和房颤维持不同时间时各电位在所有激动中所占比例和动态变化。结果在窦性心律时LA和LSPV全为SP,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两部位的SP比例逐渐减少,DP和FP的比例逐渐增加。房颤刚开始和持续24h后SP的比例在LA分别为94.2%±5.0%和68.4%±6.0%(P<0.01),在LSPV则分别为74.2%±3.3%和40.1%±7.3%(P<0.01)。在房颤自发持续24h后,LA各种形态的电位交替出现,而LSPV可见连续的反复快速激动。结论心房和肺静脉外膜电图的碎裂程度增加,以及肺静脉出现连续的反复快速激动与房颤的持续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面对面随访方式的糖尿病教育对藏族患者代谢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①选择2005-08/2006-08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和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13例。男69例,女44例;年龄48~71岁。纳入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均为离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最近的娘热乡藏族糖尿病患者。②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身高2。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采用TosohHLC-723GHbV型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③所有参试者得到一份本院编写的藏汉对照糖尿病教育手册,并在分组前统一讲解,以上大课的形式进行普及教育。根据每个患者不同情况,由内分泌专业医师给予不同处方,包括饮食、用药、生活方式调整。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和对照组57例(男34例,女23例)。对照组主要采用患者主动咨询(电话咨询或医院复查)和每一两个月一次普及教育的方式,但医生不采用面对面主动干预;教育组的干预方式除上述普及教育以外,每2周进行一次面对面、一对一随访,并及时调整处方。半年后比较两组的代谢指标差异。④计量和计数资料的差异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藏族糖尿病患者113例均完成随访并进入结果分析。①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基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教育半年后教育组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0156~4.7592,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t=3.8031,P<0.01),其中以糖基化血红蛋白差异最明显。②组内比较:教育组糖尿病教育半年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1.9832~3.6446,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干预前升高(t=2.8219,P<0.01),教育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糖尿病教育半年后,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教育前相近(P>0.05)。结论:藏族糖尿病患者采取面对面的随访方式进行糖尿病教育较一般形式的糖尿病教育更好的改善其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冠脉病变三种检查方法比较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01~2007-05在我科住院疑似或诊断为冠心病患者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7~74岁。均行平板运动试验(EET)及64层螺旋CT(64-SCT)和冠脉造影(SCAG)检查。1.2方法1.2.1 EET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CA SE型平板运动试验系统:(1)准备:运动前12 h禁过度体力活动,3 h禁食、烟;测血压,记对照心电图;检查前1~7 d停用洋地黄、倍他乐克等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备好急救药品及复苏器械。(2)方式:采用B ruce氏方案,患者在运动平板试验机上逐渐加速、加斜坡高度,达最大运动量,目标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