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ACL下止点残端重建术治疗ACL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薄肌、半腱肌肌腱重建治疗ACL损伤42例,术中保留ACL下止点残端。结果膝关节伸直受限5°者3例,屈曲受限10°者2例。Lachamn试验阳性4例。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58分,术后平均89分。Tegner运动评分术前平均5.2分,术后平均6.2分。无并发独眼畸胎畸形。结论保留残端重建ACL治疗ACL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病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运用真实的病例或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1].笔者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了探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改善重度膝关节疾患患者的病情,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2].如诊断治疗护理不及时,可造成肢体残疾,甚至继发致命性肺栓塞(PE),因而TKA后的DVT的预防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一般认为术后并发DVT主要是因为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术后高凝状态.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率.我科对40例行TKA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预防措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对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实习前培训,能够使学生职业道德得以加强、医学理论知识得以巩固、沟通能力得以提高、操作技能得以强化.同时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实习角色、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方式治疗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对57例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受4~24个月的随访后,使用Machnab标准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优秀35例,良好16例,有效4例,无效2例,优良率为89.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无感染和椎体滑脱情况。结论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中患者的椎间盘受到的损伤小,恢复时间短,患者承受的痛苦小,因此可以推广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浅议护生实习前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客观要求,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十分重要,技能的培养更是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为提高护生临床生产实习的质量,保证毕业生的优良素质,我校护理系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生产学习前强化技能训练,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和探讨膝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04年3月~2006年6月采用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7例,女10例;年龄23~77岁,平均47.7岁;直接暴力16例,间接暴力11例,均为平台塌陷骨折,手术时间为伤后6h~2w.Ⅰ型3例,Ⅱ型10例,Ⅲ型4例,Ⅳ型6例,V型2例,Ⅵ型2例.采用关节镜检查,根据镜下所见骨折线的位置,在相应胫骨平台的上端切口,关节镜监视下垫起胫骨平台关节面、支撑和填塞植骨,支撑钢板或钛板固定.根据关节镜所见、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7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X线片显示关节面光滑,自主活动功能基本正常,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膝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损伤小、观察关节面准确、可同时治疗关节内的其他病变、有利于早期恢复功能,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肩袖愈合患者采用聚焦冲击波治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9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肩袖愈合患者共计310例,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被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聚焦式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采用加州大学(美国)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98.71%)治疗优良率为9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后伸、前屈、外展活动度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伸(30.16±5.97)°、前屈(128.67±15.34)°、外展(118.24±16.49)°,高于对照组的(21.31±5.76)°、(111.24±14.32)°、(100.41±14.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功能、疼痛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8.23±1.24)分、疼痛(7.96±1.13)分高于对照组的(7.02±1.11)...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微调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32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168例患者接受推拿治疗,治疗组155例患者接受推拿以及按压微调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1个月的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比常规组患者恢复效果好,治疗组的疼痛情况较轻(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1%优于常规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接受按压微调法治疗临床效果非常好,患者的病情改善和疼痛情况均较优秀,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的截骨模具辅助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65例,28例应用3D打印的截骨模具辅助(3D截骨模具组),37例常规操作完成手术(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X线片测量的髋-膝-踝角(HKA)、胫骨后矢状位倾角(STCA)及胫骨平台切线与冠状位胫骨解剖轴夹角(MPTA);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HSS评分。结果:1、3D截骨模具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上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2、3D截骨模具组患者的STCA相对于常规组更为接近后倾3°(P<0.05)。结论:3D打印截骨模具组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后引流量,同时3D打印截骨模具组术后的胫骨平台截骨的后倾更接近于预期的后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