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索 6MV医用直线加速器配合192 Ir后装治疗机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科自 1994年 2月至 1998年 5月对已确诊的食管癌病人中 ,抽出病变位于胸段、病变长度≤ 8cm的病人 96例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采用 6MV医用直线加速器配合192 Ir后装治疗机治疗 (以下简称联合放射治疗 )食管癌 48例与另一组同期采用 6MV医用直线加速器单纯外照射治疗食管癌 48例作对照研究 ,比较二者 1、3年生存率。结果 联合放射治疗组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9%、3 1 3 % ,而单纯外放射治疗组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6 3 %、2 2 9%。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联合放射治疗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单纯外放射治疗组。结论 腔内外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外放射治疗 ,可见 6MV医用直线加速器配合192 Ir后装治疗机治疗食管癌是临床上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措施,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2例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疗程2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的T3、T4、TSH水平及症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T3、T4、TSH水平显著优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放射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残留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96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 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7%、72 9%、44 8% ;年龄 <40岁、高分化组、病变局限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年龄、病理类型、病变侵犯程度是影响放射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残留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DCRT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8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局部晚期NSCLC,采用3DCRT联合同步化疗的方法治疗.放疗方案为总剂量60~70 Gy/30~35次,分割剂量2 Gy/次,5次/周;化疗?破 方案为EP方案.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80例NSCLC中,CR 12例,PR 45例,SD 20例,PD 3例,总有效率(CR+PR)为71.2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00%(52/80)、41.25%(33/80)、31.25%(25/80).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2.50%(18/80),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47.50%(38/80),白细胞减少发生率86.25%(69/80).结论 3DCRT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食管癌随机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组4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单纯放疗组40例仅接受放疗,化疗采用DF方案,放疗剂量为60-64 Gy,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5.0%、82....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放疗加热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6例符合研究条件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胸部接受6 MV x线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DT 60~70 Gy,分30~35次,42~46 d完成.放疗前或后1 h内热疗,每周1~2次.结果 完全消退(CR)8例(15%)、部分消退(PR)30例(58%)、无变化(NC)12例(23%)、进展(PD)2例(4%),无法评价4例.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2%,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16.6个月,死亡25例,中位生存期12.9个月,1年生存率为69%.全组病例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加热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并且无严重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方福平  刘明伟 《临床医学》2012,32(4):120-12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甲亢伴随快速型房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收集的40例甲亢伴随快速型房颤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给予他巴唑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48 h内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12导联ECG检查,测肝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等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甲亢伴快速型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黄芪合并抗生素、激素治疗放射性肺炎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黄芪合并抗生素激素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2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黄芪组 16例,即采用黄芪合并抗生素激素联合治疗,常规组 10例仅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两组均常规采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激素治疗采用强的松, 40mg/d,分 4次服,以后逐渐减量, 3~6周为一疗程。黄芪组同时采用黄芪注射液静滴,每日 1次,每次 60ml,加入 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500ml静滴, 3周为一疗程。结果 黄芪组临床症状与体症的改善状况、X线、CT的表现情况及形成纤维化的情况均明显好于仅用激素和抗生素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黄芪合并激素、抗生素是治疗放射性肺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病变部位、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病机制和防治效果。结果 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并发脑-心综合征17例,发生率56.67%;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88.24%)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11.76%)(P<0.01)。17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病变部位位于丘脑、脑干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变部位位于小脑、基底节及脑叶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7例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心肌酶谱异常15例。经卧床休息、吸氧、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后,好转16例,好转率94.12%。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类型存在相关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在防治脑-心综合征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功能监护。  相似文献   
10.
思密达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2002年,我们采用思密达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患者54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