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方文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795-3795
对20例脑卒中患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开始进行物理治疗仪及运动疗法治疗,并根据患的功能恢复情况不断地修改运动处方,经过6周的运动治疗后,患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r指数上均明显改善,继发并发症的发生也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出现吞咽障碍患者实行早期干预性措施对吞咽功能全身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2/2003-08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并采用饮水试验评定为Ⅲ级以上的患者61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实行吞咽困难早期干预性治疗措施,包括调整食物形态,调整摄食姿势,调整进餐次数,鼻饲管喂食,咽拭子训练及电针治疗。对照组常规进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进行以下列指标评定。①采用饮水试验法评定吞咽功能,Ⅰ级为优,Ⅴ级为障碍。②根据营养指标评定营养不良程度,分轻、中、重。③拍X射线片观察吸人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l例进入结果分析。①吞咽功能:实验组患者治疗前Ⅳ级11例,Ⅴ级20例,治疗后Ⅰ级29例,Ⅱ级2例;对照组治疗前Ⅳ级10例,Ⅴ级20例,治疗后Ⅰ级5例,Ⅱ级19例,Ⅲ级3例,Ⅳ2例,Ⅵ例,实验组吞咽功能恢复较对照组理想(P&;lt;O.01)。②营养状况:入院第1天治疗前实验组营养不良轻度3例,治疗14d后,轻度5例,中度1例;对照组入院第1天轻度2例,入院14d后,轻度10例,中度8例,重度12例,治疗后实验组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③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实验组患者发生例数(O)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例)(P&;lt;0.01)。结论:对急性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导致吞咽障碍患者,实行早期干预性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全身营养状况,减低吸人性肺炎的发生,为神经功能缺损创造有利康复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20例脑卒中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开始进行物理治疗仪及运动疗法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不断地修改运动处方,经过6周的运动治疗后,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r指数上均明显改善,继发并发症的发生也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用电刺激小脑核顶治疗失眠对药物的依赖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电刺激小脑核顶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临床疗效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非药物依赖更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刺激小脑核顶治疗失眠能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中风患者通过电刺激健患侧肢体感觉刺激的对比,和强制性训练对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存在偏身感觉障碍患者40例,排除意识丧失和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康复组给予强制性训练和电刺激;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四肢感觉评定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在21天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健患侧肢体争强制性训练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偏身感觉障碍,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管理模式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异,观察卒中单元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2010年收治的急性卒中病人180例按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对照组为2009年以前我科普通病房收治的卒中患者,对两组患者1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卒中单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因此,在我国推广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管理模式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社会功能(OHS评分)的差异,观察卒中单元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2-12间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卒中单元管理,另选取2009年以前我科普通病房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普通病房管理。对两组患者1个月内的NIHSS评分、BI指数、OH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卒中单元组NIHSS评分、BI指数、OHS评分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卒中单元模式管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疼痛部位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和B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治疗组VAS评分和BPI评分分别为(4.40±0.88)、(3.90±0.9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00±0.65)、(5.70±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治疗组VAS评分和BPI评分分别为(1.80±0.83)、(1.10±1.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0±0.95)、(3.90±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不仅缓解疼痛,解除患者因疼痛带来的焦虑,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避免炎症进一步扩大,有利于疱疹愈合结痂。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用牵正散加味结合面神经肌肉分布取穴与传统取穴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牵正散加味结合面神经分布取穴与传统取穴电针治疗,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6.47%,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70.59%,二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牵正散加味结合面神经肌肉分布取穴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取穴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