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骨髓细胞涂片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浸润诊断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化疗效果与骨髓浸润的关系。方法对60例初次确诊为DLBCL患者的骨髓细胞涂片进行分析,并对比骨髓组织活检、血象结果,并通过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化疗效果与骨髓浸润的关系。结果 60例DLBCL患者中,4例骨髓取材欠佳,56例中有11例出现骨髓浸润,其中骨髓涂片检出7例,骨髓活检检出10例,6例涂片及活检均考虑淋巴瘤骨髓浸润,1例骨髓涂片检出,骨髓活检未检出,Kappa检验二者在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上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65,P=0.141),灵敏度为85.7%。11例骨髓浸润中仅2例出现白细胞减少或贫血。化疗效果与骨髓浸润相关(χ2=6.373,P〈0.05)。结论化疗效果与骨髓浸润有关,淋巴瘤化疗前需重视骨髓浸润的检查和诊断。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和骨髓活检相辅相成,二者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2.
方小丽  张美红   《护理与康复》2018,17(10):90-94
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健康宣教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8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及出院3个月内随访及听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聚焦解决模式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恶心、呕吐);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873-5p通过靶向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抑制肺腺细胞进展和抗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方法 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miR-873-5p靶向Beclin1。将人肺癌细胞系A549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Mimic组、Mimic+Beclin1组和Beclin1组。通过质粒转染技术过表达miR-873-5p以及Beclin1。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NA或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通过CCK-8、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和凋亡,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管生成实验检测各组的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MiR-873-5p直接靶向Beclin1。过表达miR-873-5p抑制Becl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过表达Beclin1显著逆转miR-873-5p对Beclin1的抑制作用。Mimic组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Beclin1组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Mi...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前63例入院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后63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疗效、血流动力学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5.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都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Tc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不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李黎  钟文兰  杨庆娟  周红君  方小丽 《西部医学》2021,33(10):1553-155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层高脂血症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其血脂控制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层划分为青中年组(18~59岁)240例和老年组(≥60岁)240例。两个不同年龄层组又随机分为中青年观察与对照亚组及老年观察与对照亚组,每组各120例。两个年龄层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传统护理。青中年观察组患者均联合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干预,老年观察组均联合实施指导监督个体化护理方式干预,比较各组临床效果。 结果 两组不同年龄层患者干预前相关不良生活方式、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后,不同年龄层观察亚组患者相关不良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较干预前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其对照亚组(P<0.05);各对照亚组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层高脂血症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hsCRP及NT-proBNP与慢性心衰(CHF)患者心衰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CHF患者(心衰组,136例),其中NYHAⅡ级44例、Ⅲ级46例、Ⅳ级46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健康对照组(120例)。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治疗前hsCRP和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25-(OH)D3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与治疗前比较,心衰组治疗后25-(OH)D3[(13.20±4.12)μg/L比(19.10±4.01)μg/L]水平显著升高,hsCRP[(18.32±3.81)mg/L比(11.53±2.52)mg/L]和NT-proBNP[(1605.56±578.91)pg/ml比(981.43±231.46)pg/ml]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心衰组治疗前及治疗后,随着心衰等级的增加,25-(OH)D3水平均显著降低,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未发生心脏事件组比较,发生心脏事件组患者血清中的25-(OH)D3[(14.52±2.10)μg/L比(10.04±2.19)μg/L]水平显著降低,hsCRP[(16.02±2.78)mg/L比(19.50±2.34)mg/L]和NT-proBNP[(1359.05±252.56)pg/ml比(1699.13±346.67)pg/m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hsCRP和NTproBNP水平对心衰患者心衰程度和预后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宝花  方小丽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338-1339
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9月,对外科高热成年患者应用消炎痛栓纳肛降温进行不同时段的体温观察,探讨消炎痛栓降温效果的最佳测量时间,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浆NO水平是否与男性高血压病(HBP)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稳定性相关,为寻找预测男性HBP合并CHD患者冠脉病变不稳定性新的血液标记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胸闷胸痛住院行冠脉造影术的男性HBP患者80例,其中单纯HBP 20例,HBP合并CHD 60例.60例HBP合并CHD患者中,合并稳定型心绞痛(SAP)者22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者18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者20例.测定各研究对象血浆NO水平.结果 1)HBP合并CHD组的血浆NO水平低于单纯HBP组(P<0.05);HBP合并UAP或AMI组血浆NO水平均较HBP合并SAP组明显降低(P<0.05);HBP合并AMI组血浆NO水平亦低于HBP合并UAP组(P<0.05).结论 血浆NO水平与男性HBP合并CHD患者冠脉病变稳定性明显相关,利于早期识别男性HBP合并CHD患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
王永杰  方小丽  刘仕强  王杰  陈旭  汪华 《解剖学研究》2021,43(4):316-320,325
目的 探讨高糖引起H9c2细胞心肌肥大的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高糖处理H9c2细胞后,检测其表面积大小以及心脏肥大标志物ANP,BNP,β-MHC的表达水平.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高糖处理H9c2细胞表达的差异miRNA.过表达差异miRNA后检测心脏肥大标志物ANP的表达水平.通过miRDB在线分析miRNA的潜在底物.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辫法改良式备皮术在70例女性腮腺手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科收治的70例女性腮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备皮术,观察组使用小辫法备皮术。观察两组的接受程度、美观性、术后5天绷带加压固定的稳定性。结果观察组的美观舒适性、接受程度及绷带稳定性等4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辫法改良式备皮术,既能达到备皮的效果又能保证术后绷带加压固定,女性患者接受程度高,舒适度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