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6例,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CT征象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肺实变、磨玻璃影、空洞、树芽征、模糊结节等的检出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CT检查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以及转归观察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胃接骨饮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将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男18例,女27例;年龄65~89岁,平均(77.8±11.3)岁;伤后至手术时间2~9 d,平均(6.6±2.1) d;Evans-Jensen分型:Ⅰ型17例,Ⅱ型8例,Ⅲ型15例,Ⅳ型3例,Ⅴ型2例;行内固定手术并予口服和胃接骨饮及钙尔奇D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男16例,女29例;年龄67~91岁,平均(81.2±9.6)岁;伤后至手术时间2~10 d,平均(6.8±2.6) d;Evans-Jensen分型:Ⅰ型15例,Ⅱ型10例,Ⅲ型14例,Ⅳ型4例,Ⅴ型2例;行内固定手术并口服钙尔奇D治疗,疗程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部VAS评分、骨密度(BMD)值及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3~9个月,平均(5.6±2.8)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逐渐降低(F=98.138,P<0.01),且术后3个月髋部BM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髋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2,P<0.05).结论:和胃接骨饮能提高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BMD值,同时减轻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疼痛,促进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愈合及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中医学病机及治疗对策。方法对366例小儿SIRS进行辨证分型,并在治疗时按病种各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SIRS属于中医某些证的范畴,根据八纲辨证原则分实热证、虚热证、气阴虚证、真热假寒证及阴阳衰竭证五大证类,分别施治可简化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管理模式。方法:148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按治疗模式分为单纯抗结核治疗组(A组,21例)、强化抗结核治疗序贯抗病毒治疗组(B组,103例)和抗病毒联合抗结核治疗组(C组,24例),比较三组的用药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均为100%,三组的治疗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中断治疗率显著高于A、B组,A、C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三组治疗后CD4+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提高(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C组(P0.05)。结论:早期诊断并合理选择治疗管理模式对改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预后、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2年6月的21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PKP术,共252个椎体,记录术前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术后满意情况,分析手术操作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56例疗效非常满意,132例疗效较满意,24例疗效不满意。无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神经损伤,7例骨水泥渗漏,满意率达88.7%,疗效不满意者与手术操作有密切关系。结论 PKP手术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手术操作的技巧与手术的质量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管理模式。方法:148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按治疗模式分为单纯抗结核治疗组(A组,21例)、强化抗结核治疗序贯抗病毒治疗组(B组,103例)和抗病毒联合抗结核治疗组(C组,24例),比较三组的用药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均为100%,三组的治疗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中断治疗率显著高于A、B组,A、C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三组治疗后CD4+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提高(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C组(P<0.05)。结论:早期诊断并合理选择治疗管理模式对改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预后、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萍  方宜 《中国药业》2004,13(9):39-40
目的:为控制小柴胡颗粒的质量,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的柴胡、黄芩和甘草进行了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对样品中的黄芩进行了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VP-ODS C18柱(4.6mm×150mm,5μm),VP-ODS保护柱,以甲醇-水-醋酸(57:43:0.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RP-HPLC法线性范围0.01~0.08 mg/m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为1.9%(n=5).结论: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柴胡、黄芩、甘草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小柴胡颗粒的鉴别方法;黄芩苷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方便、重现性好,可作为小柴胡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加味十全大补汤对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全髋置换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例服用加味十全大补汤,对照组20例不予服用。对比2组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率及术后14 d的并发症。结果 2组病例中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术后输血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均未产生并发症。结论 加味十全大补汤可通过补益气血,纠正患者术后贫血,减少术后隐性失血和输血率,加快恢复情况,并防止重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申红连  周志红  方宜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07-2007,2032
目的了解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98例重型肝炎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肝肾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蛋白、血常规、电解质等。结果98例重型肝炎经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胆汁酸和凝血酶原时间水平显著下降(P〈0.05);生存65例(66.3%)。其中早期重型肝炎生存47例(94.0%),中期重型肝炎生存17例(43.6%),晚期重型肝炎生存1例(11.1%)(P〈0.05)。结论血浆置换是综合基础疗法治疗重型肝炎的重要补充。对于重型肝炎的治疗应争取时机,在综合基础疗法上及早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是提高存活率,延缓坏死后肝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