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48篇
  1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酸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腹泻的对比研究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22001)周红勤,胡婵,宋菊桂,唐普照,刘寅芝近年来,硫酸镁注射液(IMS)除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之外,也在非心血管疾病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1,2]。为了探讨IMS在急性腹泻中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计数(N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住院化疗后合并细菌感染的NSCLC患者作为感染组(n=50);选取同期住院化疗后未合并细菌感染的NSCLC患者作为非感染组(n=5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50)。对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RP、PCT水平及NC、NLR水平进行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对于化疗后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的血清CRP、PCT、NC及NLR水平分别为(61.44±31.90)mg/L、(2.58±1.41)ng/mL、(7.50±2.60)×109/L、(7.67±3.00),均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非感染组患者的CRP、NC、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NC、NLR诊断NSCLC患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T的AUC值最高,为0.900;其次为NLR...  相似文献   
4.
毛艳萍  李玉婵  杨玉萍  李欢  张翼冠  侯大斌 《中草药》2023,54(11):3647-3654
目的 从转录组层面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β-香树脂醇合酶(β-amyrin synthase,β-A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表达及功能进行分析验证,以期为解析柴胡皂苷的合成和调控提供基础。方法 基于全长转录组数据挖掘北柴胡β-AS基因家族成员(BcBASs),利用在线软件对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大肠杆菌和烟草验证关键基因的功能。结果 从北柴胡转录组数据中挖掘到不冗余的β-AS基因6个,可分为3个亚家族,它们都具有典型保守区域DCTAE、MWCYCR和QW。进化分析表明,BcBAS1BcBAS2BcBAS4BcBAS5BcBAS6可能为单功能β-AS基因,BcBAS3可能为多功能β-AS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各基因在根和叶中的表达模式有差异。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BcBAS1可溶性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87 000,烟草瞬时表达表明BcBAS1编码蛋白具有β-AS功能,能促进β-香树脂醇的积累。结论 对北柴胡中6个不冗余的β-A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BcBAS1可溶性重组蛋白,在烟草中验证了BcBAS1为有功能的β-AS,为柴胡皂苷合成调控机制和生物合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伤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老年人保健工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医学相关知识、流行病学方法和医学统计学手段,对广州地区部分高校的1 001名离退休教职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龄组与低龄组、有慢性病与无慢性病、视听能力差与视听能力好、操作功能差与操作功能好、自我感觉差与自我感觉好、生活态度消极与生活态度积极的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有慢性病、视听能力差、操作功能差、自我感觉差、生活态度消极是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在乳腺疾病早期发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CR技术 )对乳腺疾病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及临床优势。方法 :使用意大利乳腺钼靶机对 80 8例乳腺检查者行CR技术检查。结果 :CR技术通过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 ,极大地提高了乳腺疾病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确诊率 ,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结论 :CR技术不但可以减少X线辐射剂量 ,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乳腺疾病的确诊率 ,应为目前乳腺普查之首选。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物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更新快的特点,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优化教学模式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网络资源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与相互交流,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优化医学生物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医学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临床观察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疗效情况.方法 筛选在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内,我院收治的8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生物反馈电刺激(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以盆底肌训练(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盆底肌肌力级别同对照组相比,前者优势明显(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种油脂肪乳剂对超未成熟儿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胎龄<28周、接受肠外静脉营养超过2周的超未成熟儿60例。根据应用脂肪乳剂种类不同,分为SMOF (多种油脂肪乳)组(n=30),和LCT (长链脂肪乳)组(n=30)。比较2组DBIL、ALT、γ-GT、TBA达峰值的指标及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发病率。结果: LCT组DBIL、ALT、γ-GT、TBA峰值均数分别为25.7(6.5~223)μmol·L-1、(52.5±44.7) U·L-1、(204.9±74.7) U·L-1、(64.9±48.6)μmol·L-1,SMOF组DBIL、ALT、γ-GT、TBA峰值均数分别为15.1(5.2~167.7)μmol·L-1、(32.5±18.8) U·L-1、(176.9±74.7) U·L-1、(53.3±35.8)μmol·L-1,其中2组DBIL、ALT峰值比较,P分别为0.026及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γ-GT、TBA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T组PNAC发生率为40%,SMOF组PNAC发生率为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与LCT比较,SMOF能减轻超未成熟儿DBIL、GOT、γ-GT、TBA的严重程度,并降低PNAC的发生率,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沐足并按摩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7月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55例诊断为乳腺癌首次化疗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子午流注纳支法进行中药沐足加穴位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受试者外周血血象、骨髓抑制发生率、KPS评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使用次数。结果观察组在化疗后第3天、第7天中性粒细胞数和第7天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rhG CSF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沐足可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反应,其操作方便简单,适用人群广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