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首次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病人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短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行常规治疗,治疗组(n=48)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hs-CRP含量。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LVEDD、LVESD均有缩小,LVEF提高(P0.05),且治疗后NT-proBNP及hs-CRP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恢复更好,血清NT-proBNP、hs-CRP含量有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进一步改善病人短期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芪参益气滴丸抑制炎性因子hs-CRP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下颌牙弓关系的协调性,并与亚洲和欧洲几大著名唇腭裂治疗中心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为唇腭裂继发牙牙合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和序列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52例UCLP患者治疗前的记存模型,按照Goslon Yardstick 评价系统和Eurocleft三分类法进行牙弓协调性评价。与中国台湾长庚医院、日本东京大学医院及欧洲6所唇腭裂治疗中心(A~F)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中心UCLP患者Goslon Yardstick平均等级为3.75 ± 0.93,Goslon Yardstick等级为4的患者最多,占36.5%,59.6%患者属于差及较差的等级。与台湾长庚医院、东京大学医院及欧洲唇腭裂D治疗中心的结果相接近(P>0.05),比其他5所欧洲唇腭裂治疗中心患者的牙弓协调性差(P<0.05)。结论 UCLP患者上、下牙弓协调性差。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UCLP患者,上下牙弓协调性与台湾长庚医院、东京大学医院、欧洲唇腭裂D治疗中心接近,比其他5所欧洲唇腭裂治疗中心牙弓协调性差。  相似文献   
3.
房晓旭  范存晖 《口腔医学》2019,39(9):840-843
唇腭裂患者常出现牙颌发育缺陷,其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患者唇腭裂修复术前后的口周力都不同于正常人。多数学者认为,患者唇腭部术后软组织张力变化是导致患者牙颌生长受限的原因之一。现就唇腭裂患者口周力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牙龄(DCS)和颈椎骨龄(CVMS)间关系,为唇腭裂(CLP)患者选择治疗时间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UCLP患者123名,非CLP患者215名。通过Demirjian法评估非CLP患者下颌左侧和UCLP患者下颌双侧尖牙,前磨牙及第二磨牙的DCS;通过Baccetti法观测CVMS。将DCS和CVMS分布行Spearman相关分析,并对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非CLP患者和UCLP患者的所有DCS和CVMS均具有显著相关性(非CLP患者r=0.762~0.864,P<0.05;UCLP患者r=0.809~0.914,P<0.05)。其中,UCLP患者下颌第一前磨牙DCS和CVMS相关性最高。除UCLP女性前磨牙外,其余牙齿DCS和CVMS的相关性同非CLP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CS可以作为判定UCLP患者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指标。其中,下颌第一前磨牙的DCS和CVMS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骨性Ⅲ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和非唇腭裂患者矢状上气道的差异, 及正畸治疗对两类患者矢状上气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了通过替牙期矫形治疗和恒牙期固定矫治(以下简称双期正畸治疗), 获得良好咬合关系和面部美观的骨性Ⅲ类UCLP患者12例, 年龄(11.25±1.42)岁, UCLP组, 骨性Ⅲ类非唇腭裂患者14例, 年龄(11.79±1.32)岁, SⅢ组,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双期正畸治疗前、后矢状上气道的差异。结果治疗后UCLP组颅底点对应的气道宽度增加了6.25 mm[治疗前(17.85±3.95) mm, 治疗后(22.05±3.50) mm, P=0.006], 腺样体对应气道宽度增加了5.75mm[治疗前(13.90±2.89) mm, 治疗后(19.15±2.81) mm, P<0.001], 口咽上段最短气道宽度增加了1.75 mm[治疗前(8.35±3.73) mm, 治疗后(10.40±2.83) mm, P=0.032], 软腭尖对应气道宽度增加了1.00 mm[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11年的床位效率指数,评价我院2011年病床利用效率,为提高医院病床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医疗质量报表数据中的病床使用率和周转次数建立床位效率指数模型并据此分析。结果高效率科室有10个,依次为肿瘤、胸心、神内三、心内三、心内二、内分泌、呼吸、神经内科、消化、普外,占临床科室的45.45%;等效率科室有2个,占临床科室的9.09%;低效率运行科室有10个,占临床科室的45.45%。结论医疗技术水平问题和床位配置不合理,导致床位高负荷运转与床位过剩现象并存,合理配置床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避免床位高负荷带来的医疗安全风险和病床使用率过低带来的资源浪费,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潜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建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颌骨复合体三维(3D)有限元模型,为后期利用3D有限元分析方法来研究该患者牙颌面畸形形成的机制及治疗提供条件.方法 选择1例8岁男性替牙期UCLP患者,提取锥形束CT(CBCT)图像,依次在Mimics 15.0医学图像处理软件中提取轮廓和截取范围、Geomagic S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患者鼻上颌复合体在三维方向上的对称性。方法 选择20例替牙期UCLP患者颅面部锥形束CT(CBCT)图像,运用Mimics 图像分析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描记鼻根点及鼻上颌复合体健、患侧32个同名标记点,建立三维参考平面、分别测量32个点到三维平面的距离。采用SPSS 22.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水平方向上,与非裂隙侧相比,裂隙侧点INM 、SPC处上颌骨的宽度小,点LPA、SPr处上颌骨宽度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矢状方向上,与非裂隙侧相比,裂隙侧点LPA、Maz、SPr处深度大,点SPM、SPC处深度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垂直方向上,裂隙侧点LPA、INM、Maz低于非裂隙侧,点SPC、SPr高于非裂隙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牙期UCLP患者鼻上颌复合体在三维方向上均不对称,不对称部位集中在鼻腔和牙槽骨处。眶部及远离裂隙的上颌骨区域未发现明显不对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裂隙侧与非裂隙侧下颌骨体积的差异,并将两者分别与非唇腭裂(non cleft lip and palate,NCLP)儿童单侧下颌骨体积比较,以研究唇腭裂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2016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替牙期UCLP患者25例作为UCLP组,另选同期就诊的替牙期NCLP儿童25名作为NCLP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头颅部进行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扫描,获取影像数据,利用Mimics 17.0软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组双侧的下颌升支、体部及半侧下颌骨体积,并将UCLP组裂隙侧和非裂隙侧的上述测量指标分别与NCLP组进行比较。结果 (1)UCLP组裂隙侧下颌升支体积大于非裂隙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92,P < 0.05);而下颌体部及半侧下颌骨的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NCLP组两侧的下颌升支、体部及半侧下颌骨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UCLP组裂隙侧与非裂隙侧的下颌升支体积均小于NCLP组,UCLP组非裂隙侧半侧下颌骨体积小于NC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8、-3.325、-2.023,P < 0.05)。结论 替牙期UCLP患者两侧下颌骨体积存在差异,裂隙侧下颌升支体积大于非裂隙侧,且替牙期UCLP患者下颌骨的生长发育较NCLP儿童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