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动脉造影术以及对病变脏器进行化学治疗时的导管插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不锈钢尺测量从股动脉起始处至冠状动脉起始处全程中主动脉各主要分支的距离;用游标卡尺测得各动脉起始部的外径。结果:从左、右股动脉起始处,经髂外动脉、髂总动脉最终到左冠状动脉起始处之间的长度分别为(68.9±4.2)cm和(69.0±3.9)cm;到右冠状动脉起始处之间的长度分别为(68.3±4.0)cm和(68.5±3.6)cm。左、右冠状动脉起始处的外径分别为(6.2±1.3)mm和(5.0±0.8)mm。结论:本文的测量数据可供经股动脉至冠状动脉起始处全程中主动脉的各主要分支施行心导管诊断治疗和对内脏器官的疾病进行化学治疗以及局部脏器动脉造影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具有单支副肾动脉的离体肾脏标本肾动脉/副肾动脉外径比与其供血组织体积比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方法 随机选取具有单支副肾动脉的尸体正常肾脏标本40个进行研究,其中左肾19个,右肾21个。测量肾动脉及副肾动脉起始处的外径并计算肾动脉/副肾动脉外径比(Dr)后,分别经由肾动脉及副肾动脉灌注15%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radiene styrene,ABS)塑料制作不同颜色标示的肾动脉及副肾动脉灌注组织铸型标本,测量体积后计算肾动脉/副肾动脉供血组织体积比(Vr)。分析Dr与Vr是否具有相关性,若具有相关性则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左肾动脉起始处外径平均为(7.31±1.68) mm,右肾动脉起始处外径平均为(7.39±1.82) mm,左副肾动脉起始处外径平均为(3.69±1.55) mm,右副肾动脉起始处外径平均为(3.79±1.32) mm。40个肾脏的肾动脉灌注组织铸型体积平均为(41.09±14.74) cm3,所占比例为37.51%~94.85%,平均70.07%±13.88%;副肾动脉灌注组织铸型体积平均为(17.42±9.57) cm3,所占比例为5.15%~62.49%,平均29.93%±13.88%。整体组、左肾组及右肾组3个分组数据中,Dr与Vr均为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711和0.898。两者关系的回归方程整体组为V∧r=-1.681+2.461×Dr,左肾组为V∧rL=-0.894+1.987×DrL,右肾组为V∧rR=-2.168 +2.800×DrR。 结论 具有单支副肾动脉的离体肾脏标本肾动脉/副肾动脉外径比与其供血组织体积比间线性相关,当肾动脉与副肾动脉外径相仿时,两者供血比例相仿,当肾动脉外径为副肾动脉外径的5倍甚至更多时,由肾动脉供血组织所占比例可达到甚至超过90%。
   相似文献   
3.
乙状结肠位置和行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腹部九分区法加腹正中线,对 120 例成人尸体乙状结肠的位置和行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其分为两大型八个亚型,又与 58 例活体 X 线片的乙状结肠进行分析对照,还与有关文献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食管胃粘膜线的形态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76例成人标本,观察食管胃粘膜线的位置和形态。Olympus胃镜下观察20例成人粘膜线的形态。取粘膜线处的组织,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结果:食管胃粘膜线多位于膈与贲门切迹的平面之间(72%),距膈(1.71±0.89)cm。齿状线62例(82%),环形线14例(18%)。粘膜线多斜向右下方(78%)。胃镜下观察到粘膜线两侧粘膜颜色对比明显,食管粘膜呈淡粉红色或淡黄红色,胃粘膜呈桔红色。粘膜线上下两侧分别被覆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粘膜交界处的组织疏松,深方的环层肌增厚。结论:胃镜检查时可根据位置和粘膜颜色对比确认食管胃粘膜线。  相似文献   
5.
6.
埋藏人工心搏器,新近均采用头静脉插管法。为了提供头静脉末段的形态特点,以便更有效地插管,作者观察了134侧头静脉,并将头静脉末段的形态、行径、支数、管径与腋静脉之间的角度以及头静脉的瓣膜等进行了调查和测量,还论述了此法与采用锁骨下静脉、颈内、外静脉在体表作穿刺插管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脑MR图象与颅脑断层标本和脑灰质染蓝色的断层标本对比观察,有助于识别出更多的图象中的解剖结构,这些结构包括颅底骨性标志、内部结构和表面沟回。有关断层标本的大脑动脉血液供应区域和皮质机能定位的知识应用于脑MR图象的观察。本文以十个冠状位连续图象说明其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腺钩突部血供来源与走行,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钩突部位动脉处理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13具无腹部器官病变的成人尸体,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进行胰腺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其中甲醛溶液防腐处理的12具尸体行大体解剖,另1具新鲜尸体行动静脉管道铸型研究。另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胆胰外科中心2014年1-12月收治的12例行LPD病人,术中观察钩突部动脉分布情况。结果 (1)胰背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左支向左延续为胰横动脉,右支供应胰腺钩突部位。(2)从腹侧观察,胰背动脉右支在胰腺钩突部约4点钟方向分为上下两支,于8点钟处上下两条分支又汇合形成完整动脉闭合环路。该动脉环分别与肝总动脉及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形成丰富吻合支。(3)12例LPD中,6例术中发现胰背动脉及其分支走行。4例(66.7%)来源于脾动脉,2例(33.3%)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结论 胰头钩突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弓与胰背动脉右支来源的钩突动脉环同时供血,并形成丰富的交通支;LPD术中处理钩突时,应注意胰背动脉右支及钩突动脉环发出的交通支以降低大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用20侧成年男性上肢的新鲜标本,用乳胶、铅丹乳胶和AB8树脂经静脉灌注后,对浅静脉的长度、外经以及穿通支、瓣膜等进行解剖、铸型和X线观察。①头静脉穿通支可分为穿肌支和直穿支两种类型,前者占90%以上。穿通支数平均为3支,瓣膜平均为8对;③贵要静脉穿通支可分为三种类型,直穿支占43%,穿肌支占48%和混合支占9%。穿通支数平均为4支,瓣膜平均为6对;③肘正中静脉穿通支均属直穿支,未见瓣膜;④头静脉下段与桡神经浅支的位置关系密切,并接收来自桡神经浅支的小静脉。结果提示临床需要多根移植血管时,头静脉可作为优选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表定位腓浅神经,为腓骨骨折提供安全合适的手术入路。方法:经4%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37~88岁,平均69岁;左侧35例,右侧31例。对下肢的腓浅神经进行解剖,观察测量腓浅神经在小腿各部位的行走、分支情况及与体表标志的关系。结果:腓浅神经于腓骨颈的前外侧离开腓总神经,旁开腓骨头与外踝连线稍前方,下行于肌内、深筋膜下和浅筋膜内;主干12例在小腿以单支向下至足背,50例在穿出深筋膜于浅筋膜内分为2支,4例穿出肌肉后即分为2支。结论:为了避免损伤腓浅神经,腓骨中上段骨折宜从腓侧后肌间隙入路,腓骨下段骨折宜从腓侧前肌间隙入路。目的:体表定位腓浅神经,为腓骨骨折提供安全合适的手术入路。方法:经4%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37~88岁,平均69岁;左侧35例,右侧31例。对下肢的腓浅神经进行解剖,观察测量腓浅神经在小腿各部位的行走、分支情况及与体表标志的关系。结果:腓浅神经于腓骨颈的前外侧离开腓总神经,旁开腓骨头与外踝连线稍前方,下行于肌内、深筋膜下和浅筋膜内;主干12例在小腿以单支向下至足背,50例在穿出深筋膜于浅筋膜内分为2支,4例穿出肌肉后即分为2支。结论:为了避免损伤腓浅神经,腓骨中上段骨折宜从腓侧后肌间隙入路,腓骨下段骨折宜从腓侧前肌间隙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