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2.
目的 为探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对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 CRC)/现场管理组织(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MO)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思路。方法 CRC/SMO管理体系包含评估体系、培训体系、奖罚体系3大模块。结果 通过3大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完善了CRC/SMO的管理,医疗安全得到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结论 CRC是确保药物临床试验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构建CRC/SMO管理体系可以提高CRC专业技能水平,强化CRC责任意识,提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自被发现以来,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尤以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艾滋病的防治变得刻不容缓,目前艾滋病的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和疫苗研究两个方面,抗艾7滋病的药物主要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HIV水解酶抑制和其他靶点抑制剂;HIV疫苗主要有ALVAC疫苗,gp120疫苗,HIV DNA疫苗,HIV活疫苗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相患者治疗前后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 采用DCP -AES分析仪对 70例躁狂相患者和 7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进行了 1 4种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  (1 )治疗前躁狂相患者与对照者的锰、铬、镉、镁、铝、钴、锂含量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2 )躁狂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锌、钴、锂、镉、铬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3)痊愈、近痊愈者与好转者的血清镉、铬、锂含量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躁狂相患者治疗前后微量元素的变化较明显 ,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以外的作用和新大环内酯的品种进行了综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心血管疾病、闭塞性支气管炎、大泡性肺气肿、腹部手术、慢性便秘、免疫炎症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还可利用其对细胞的穿透作用增强其他药物的作用.新大环内酯的品种有酮内酯、酰内酯、氨基甲酸酯和脱水内酯四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 Dex)对异氟醚(isoflurane, Iso)诱导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和c-Jun 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蛋白活化的关系。方法:48只出生后7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Dex组、Iso组和Iso+Dex组。前2组吸入空气,后2组吸入0.75% Iso 6 h。Dex组和Iso+Dex组在麻醉前20 min和麻醉开始后2 h、4 h经腹腔注射25 μg·kg-1 Dex;Con组和Iso组则在相同的时点注射150 μL生理盐水。麻醉结束后使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 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激活型caspase-3、p38、磷酸化p38(p-p38)、JN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 Iso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较Con组增加447.57%(P<0.01),Dex抑制Iso诱导的TUNEL阳性细胞增加达75.18%(P<0.01)。(2) Iso组海马组织激活型caspase-3的表达比Con组增加126.29% (P<0.01);Dex显著抑制了Iso诱导的caspase-3活化(P<0.01)。(3) Iso组海马p-p38/p38和p-JNK/JNK比值均较Con组明显增加(P<0.01);Dex显著抑制了Iso诱导的p-p38 和p-JNK表达增加(P<0.01)。结论:Dex能通过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来减轻Iso对新生大鼠的脑毒性。抑制p38和JNK的磷酸化可能是Dex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依普利酮片单次及多次给药后的人体药动学。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分为三组,分别服用依普利酮片50、100、200 mg,其中100 mg组为多次给药组,连续给药7 d;采集24 h内动态血标本,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依普利酮的浓度,并采用DAS 3.2.4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50、100和200 mg依普利酮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_(max)分别为(723.20±203.59)、(1 212.47±249.52)、(2 053.32±394.06)μg·L(-1),t_(max)分别为(1.8±0.7)、(2.1±0.9)、(1.9±0.4)h,t_(1/2)分别为(2.6±0.4)、(3.0±0.7)、(3.4±1.3)h,AUC_(0-24h)分别为(3 621.29±1 1 17.37)、(7 492.68±2 031.58)、(13 796.25±4 594.37)μg·h·L(-1),t_(max)分别为(1.8±0.7)、(2.1±0.9)、(1.9±0.4)h,t_(1/2)分别为(2.6±0.4)、(3.0±0.7)、(3.4±1.3)h,AUC_(0-24h)分别为(3 621.29±1 1 17.37)、(7 492.68±2 031.58)、(13 796.25±4 594.37)μg·h·L(-1),AUC_(0-∞)分别为(3 710.53±1 144.47)、(7 592.98±2 082.12)、(14 074.54±4 870.39)μg·h·L(-1),AUC_(0-∞)分别为(3 710.53±1 144.47)、(7 592.98±2 082.12)、(14 074.54±4 870.39)μg·h·L(-1)。多次给药100 mg后的药动学参数ρ_(max)为(1 231.83±209.99)μg·L(-1)。多次给药100 mg后的药动学参数ρ_(max)为(1 231.83±209.99)μg·L(-1),t_(max)为(1.7±0.9)h,t_(1/2)为(3.0±0.8)h,AUC_(0-24h)为(7 043.78±1 818.54)μg·h·L(-1),t_(max)为(1.7±0.9)h,t_(1/2)为(3.0±0.8)h,AUC_(0-24h)为(7 043.78±1 818.54)μg·h·L(-1),AUC_(0-∞)为(7 131.65±1 840.84)μg·h·L(-1),AUC_(0-∞)为(7 131.65±1 840.84)μg·h·L(-1)。结论在50(-1)。结论在50200 mg给药剂量范围内,依普利酮片在体内呈线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 利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脊柱影像学资料对相关飞行员进行评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生活方式、飞行训练方式等暴露因素,脊柱影像学检查项目包括腰椎MRI和腰椎X线片。将存在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飞行员纳入退变组,无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飞行员纳入健康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筛选。结果 纳入研究的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整体患病率为45.8%(66/144)。战斗机飞行员发生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分别为久坐(OR=2.714,95%CI 1.351~5.375,P=0.004)、缺乏腰背肌锻炼(OR=3.136,95%CI1.536~6.037,P=0.001)、飞行中静态姿势不适(OR=8.160,95%CI 3.152~21.120,P<0.001)、飞行中腰椎矢状位不正(OR=8.397,95%CI 3.367~20.942,P<0.001)、飞行中腰椎冠状位不正(OR=2.744,95%CI 1.102~6.831,P=0.030)。结论 战斗机飞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的人体药动学特征。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分成低(10 mg)、中(20 mg)、高(40 mg)3个剂量组,单次给药后采取8 h动态血样;中剂量组完成单次给药试验后即进入多次给药试验,采集动态血样。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雷贝拉唑的浓度,并采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30名受试者分别单次给低、中、高3个剂量后雷贝拉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699.89±198.89)、(1 274.82±272.99)和(2 572.00±640.57)μg·L-1,tmax分别为(0.53±0.09)、(0.43±0.09)和(0.52±0.09)h,t1/2分别为(1.34±0.47)、(0.97±0.29)和(1.43±0.39)h,AUC0→8分别为(864.23±369.13)、(1 477.88±311.65)和(3 444.86±1 175.38)μg·h·L-1,AUC0→∞分别为(877.16±379.48)、(1 484.05±313.24)和(3 501.05±1 236.70)μg·h·L(1);中剂量组给药20 mg,连续7 d达稳态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ss为(1 299.50±290.20)μg·L-1,tmax为(0.53±0.10)h,t1/2为(0.89±0.29)h,AUC0→8ss为(1 447.08±421.03)μg·h·L-1,AUC0→∞ss为(1 454.19±420.65)μg·h·L-1,波动度DF为(22.58±5.50)%。结论在给药剂量10~40 mg内,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在健康志愿者体内呈现线性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以物理方法促进多肽和蛋白质药物透皮给药技术研究的进展,包括目前广泛研究的离子导入、电致孔导入和超声导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