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人类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 HPV B19)感染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描述和分析19例肝移植术后HPV B19感染引起的PRCA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19例肝移植受者术后2个月内出现贫血,排除导致贫血的其他原因,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HPV B19 DNA诊断为HPV B19感染致PRCA。所有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 IVIG)等治疗后,贫血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对于肝移植术后早期不明原因的PRCA患者,排除其他病因后可考虑HPV B19感染可能。PCR检测HPV B19 DNA是诊断PRCA的主要依据。早期应用IVIG治疗对于治疗肝移植后HPV B19感染相关的PRCA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朱凯  战昊  周俭  樊嘉  代智 《中国临床医学》2017,24(3):334-338
目的:观察异黏蛋白(metadherin,MTDH)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含32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肿瘤及癌旁正常肝脏组织的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MTDH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采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结合质谱(mass spectrometry)技术寻找异黏蛋白的功能复合体。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TDH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肝脏组织,在有微血管侵犯、卫星结节、低分化和TNM分期Ⅱ~Ⅲ期的患者中升高尤其明显(P0.01)。低MTDH表达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优于高MTDH表达组(P0.05)。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MTDH能与PRMT5形成蛋白复合体。结论:MTDH有助于判断肝癌患者术后预后,可作为潜在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朱凯  战昊  代智  周俭 《中国临床医学》2018,25(5):710-715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PRMT5)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3例肝细胞肝癌组织及对应正常肝脏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PRMT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分析PRMT5表达及分布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异黏蛋白(metadherin,MTDH)联合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RMT5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正常肝脏组织,其中核内表达占优势者为36.8%(119/323)。PRMT5表达及分布情况与MTDH表达相关(P0.01)。PRMT5表达水平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PRMT5核内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优于核外表达组(P0.05)。PRMT5表达分布是影响患者生存率和复发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PRMT5表达分布联合MTDH表达量的预测价值更优(P0.001)。结论:PRMT5表达在肝癌细胞核外分布占优势提示预后不佳;PRMT5核表达模式联合MTDH表达量可作为肝癌预后的潜在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类新型的非编码RNA,其首尾通过共价键形成闭合的环,表现出与线性RNA不同的特性。circRNA大量存在于真核细胞转录组中,在物种间具有保守性,表达稳定且具有组织及发展阶段特异性。circRNA不易被核酸外切酶RNase R降解,在体液中较线性RNA更稳定,因而具有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的研究发现环状RNA能够发挥miRNA分子海绵作用,调控基因转录过程。CircRNA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朊蛋白疾病及癌症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RNA领域研究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肝癌肝移植术后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4年4月就诊于我院肝外科13例肝癌肝移植术后肾上腺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肾上腺切除疗效,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  肝癌移植术后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3.6个月,肾上腺转移后中位时间为13.7个月。PET/CT对肝细胞肝癌肾上腺转移的阳性诊断率较高,并且能够发现其他影像学难以发现的极小转移灶。以肾上腺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未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但可有效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单因素分析发现肾上腺转移时间、肝硬化程度、原发肝癌肿瘤个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论  PET/CT对肝细胞肝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早期发生肾上腺转移患者的预后可能相对较差。采用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