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两种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软件评价健康年轻人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及峰值应变离散度(PSD)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0~24岁正常年轻人155例,按年龄分为3组:1组40例(10~14岁),2组79例(15~19岁),3组36例(20~24岁);使用2DStrain和AFI软件分别测量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uality intima-media thickness,QIMT)和血管硬度定量分析技术QAS(quality arterial stiffness)研究糖尿病和肥胖对颈动脉血管结构和弹性功能的联合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将90名糖尿病患者和与之性别、体重相匹配的非糖尿病对照者9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分别分为三组。采用QIMT、QAS技术测量各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僵硬度指数(β)、脉搏波传播速度(PWV)及顺应性系数(CC),并将各参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同一BMI类别中与对照组相比,DM组的颈动脉IMT、PWV及β值均明显增高,顺应性CC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MI水平的增高,病例组和对照组的IMT、PWV、β均逐渐增高,而CC逐渐下降(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DM和肥胖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管弹性功能的损害效应独立相关。然而,与DM危险因素比较,BMI类别增加对颈动脉血管结构和弹性功能的损害作用更大。结论 DM和肥胖均能独立引起颈动脉血管结构和弹性功能损害,DM患者合并肥胖对血管功能有叠加损害效应,可进一步加重DM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且肥胖比DM对颈动脉血管结构与弹性功能的损害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彩超引导下压迫修复的疗效。方法对22例经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出现博动性肿块和(或)听诊有血管杂音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在彩超引导下压迫假性动脉瘤与股动脉相通处,直至血流及频谱信号消失。治疗后经彩超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2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全部检出,与临床符合率100%(22/22):彩超引导下2l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经压迫治愈、1例压迫后因未修复而行彩超引导下假腔内注射凝血酶后治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彩超引导下压迫修复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QIMT)技术和血管硬度定量分析(QAS)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结构及弹性功能,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其颈动脉血管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和性别、体质量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各90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两组分别分成3个亚组即正常体质量亚组、超重亚组及肥胖亚组,每个亚组各30例。采用QIMT、QAS技术测量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僵硬度指数(β)、脉搏波传播速度(PWV)及顺应性系数(CC),比较各组上述参数差异,并将颈动脉弹性参数与糖尿病史及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颈动脉IMT、PWV及β值均明显增高,CC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BMI的增加,糖尿病组和对照组IMT、PWV、β均逐渐增高,CC逐渐下降(均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和BMI均与IMT和PWV独立相关(均P0.05);与糖尿病史危险因素比较,BMI的增加对IMT和PWV的影响更大(标准化β=0.643、0.534,均P0.001)。结论糖尿病和BMI均能独立引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结构和弹性功能损害,且BMI的增加较糖尿病对颈动脉血管结构及弹性功能的损害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食管右心声学造影(cTEE)在检测先兆性偏头痛(MA)患者右向左分流(RLS)及鉴别其来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神经内科107例MA患者(MA组),另选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cTEE观察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时有无RLS及其来源,并进行半定量分级,比较两组RLS检出率及分流量。结果 MA组RLS检出率高于对照组(69.2%vs. 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单纯卵圆孔未闭所致右向左分流(PFO-RLS)、单纯肺内右向左分流(P-RLS)及两者同时存在的检出率分别为10.3%、11.2%、39.3%,均高于对照组(4.4%、8.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Ⅱ级+Ⅲ级RLS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EE在检测MA患者RLS及鉴别其来源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EE)探讨不同来源右向左分流(RLS)与隐源性脑卒中(CS)的相关性。方法 募集CS患者180例及健康志愿者52例。两组受检者均接受cTEE检查,根据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时检测到的左心房内微泡位置将RLS分为卵圆孔未闭型(PFO-RLS)及肺内型(P-RLS),并对RLS行半定量分级。结果 CS组RLS阳性率为82.2%,其中单纯PFO-RLS、单纯P-RLS及两者同时存在的阳性率(28.9%、30.0%、2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5%、7.7%、9.6%,P<0.05);CS组与对照组RLS总检出率比值比(OR)为10.4(95%CI:5.2~21.0),PFO-RLS总检出率OR为3.6(95%CI:1.8~7.4),P-RLS总检出率OR为5.5(95%CI:2.5~11.9)。CS组患者的中量及以上RLS者检出率亦高于对照组(66.7%vs.9.6%,P<0.001)。结论 PFO-RLS和P-RLS在CS病因学中都具有重要意义。cTEE是RLS诊断、鉴别及分级的直观、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