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减重步态训练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旨在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行走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接诊的脑卒中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例;同时招募1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足底压力数据。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减重步态训练和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4周前后,比较2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E)、10米步行试验(10MWT)、膝过伸次数测定及足底压力分析[包括双侧足底压力百分比、对称指数(SI)及身体压力中心摆动面积(COP)]。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BS、FMA-LE、10MWT、膝过伸次数测定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除10MWT外,实验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BBS:(22.87±1.96)分vs.(20.93±2.23)分;FMA-LE:(22.07±2.64)分vs.(19.67±2.61)分;10MWT:(27.13±...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电刺激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刺激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刺激组采用改良2-VO法建造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束后对刺激组大鼠行坐骨神经电刺激干预。干预4周后,再次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 结果 干预前,模型组和刺激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延长,穿越平台次数(穿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时间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刺激组大鼠与组内干预前及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其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目标象限时间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的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程度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加重,刺激组正常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加,损伤程度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NSE及VEGF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刺激组的NSE和VEGF表达均较模型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坐骨神经电刺激可以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鼠海马区VEGF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