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徐荷凤  祝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41-1342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精尿病肾病(DN)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口服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给药,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口服,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量、血肌酐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除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福辛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显著降低尿白蛋白排出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动态血压、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5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微量白蛋白尿组 (2 3例 )和正常白蛋白尿组 (2 7例 ) ,分别测 2 4h动态血压、HbA1c、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 ①微量白蛋白尿组的夜间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分别为 18.90± 0 .91kPa和 12 .94± 0 .12kPa ,较正常组 16 .30± 0 .81kPa和 11.83± 0 .6 9kPa明显升高 (P <0 .0 5 )。②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而血脂、血糖、HbA1c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尿与夜间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升高及胰岛素抵抗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临床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及血栓调节蛋白(sTM)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78例DM患者和25名正常对照组血浆sEPCR和sTM.DM患者根据24h 尿白蛋白分泌率(24h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并根据病程分为:<10 年组、10~20年组、>20年组.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血浆sEPCR和sT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 <0.01),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sTM显著升高(P<0.01,P<0.01),而大量白蛋白尿组sEPCR显著升高(P<0.01);(2)<10年组与10~20年组血浆sEPCR与sTM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20年组显著升高(P<0.01);(3)尿白蛋白分泌率与血浆sEPCR(r=0.4467,P<0.05),sTM(r=0.3781,P<0.05)及糖尿病病程(r=0.3135,P<0.05)呈正相关,sEPCR与sTM呈显著正相关(r=0.3718,P<0.05).结论 sEPCR和sTM升高与DM血管病变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