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FTS)应用于小婴儿巨结肠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与社会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治疗的1-4月龄婴儿巨结肠53例,为 FTS 组;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取传统方式治疗,与 FTS 组条件相同,总体临床特点相似的1-4月龄婴儿巨结肠4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进行一期巨结肠根治术,并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对两组病例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停止输液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中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FTS 组与传统组术后停止输液时间分别是(2.4±1.1)d、(3.5±1.2)d;住院时间分别是(7.4±1.2)d、(10.5±1.6)d;治疗费用分别是(8300±840)元、(11100±92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分别是(10.3±1.8)h 和(11.5±2.4)h,第3天 CRP 正常比例分别是73.6%和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中期效果指标(便秘、污粪/肛门失禁、肛周感染,小肠结肠炎)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应用于1-4月龄婴儿巨结肠可明显加速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安全有效,但需要逐步推进和多部门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2.
3.
杨治  杨露  刘智文  陈快  陶俊峰  樊纬  徐美汉 《江西医药》2021,56(7):958-960,98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婴儿肠造瘘闭合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该理念对婴儿肠关瘘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行肠造瘘的57例婴儿病人,其中22例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治疗,为实验组;35例婴儿给予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院内感染、呼吸道感染、吻合口漏、肠粘连、胆汁淤积)、术后肠外营养时间.结果 实验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外营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可有效缩短婴儿肠关瘘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患儿家庭负担,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瘘修补+直肠拖出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并直肠尿道瘘的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监视下,电灼游离直肠至瘘管颈部,缝扎后离断直肠尿道瘘管,电刺激仪引导下定位盆底肌中心,将直肠从盆底肌中心拖出形成肛门。结果15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肛门成形术,腹腔镜操作时间(108±16)min,出血量〈5mL,无需要输血者。术后(7—10)d拔除尿管,术后住院时间6~15d,平均(11.6±0.4)d。术后随访3—22个月,根据kelly评分及直肠肛管测压,肛门功能优9例,良6例。结论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能准确辨别盆底肌群中心,避免损伤肌肉,创伤小,对于直肠膀胱颈部瘘及尿道前列腺部瘘而言,处理瘘管方便,但对尿道球部瘘显露较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胸腔镜下手术矫治新生儿及小婴儿膈膨升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3例新生儿及小婴儿膈膨升临床资料.13例中,右侧11例,左侧2例;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8~177 d,平均96 d;体重2.5~6.9 kg,平均4.8 kg;均采取三孔法,在胸腔镜下行膈肌折叠术.结果 12例顺利经胸腔镜完成手术,1例因合并胎粪性腹膜炎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用氧时间36~ 150 h,平均66 h;住院时间6~14d,平均9d,术后胸片膈面位置均基本正常,随访3个月至2年,所有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一例复发.结论 经胸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小婴儿膈膨升安全有效,能达到微创效果,但术者需具备熟练的微创手术技术及掌握适当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技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以规避部分有害因素,降低食管狭窄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4月本院经胸腔镜治疗的4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18例术后诊断为食管狭窄;拟定可能影响因素包括:手术时体重、手术日龄、缝合方式、胸腔镜手术学习曲线、食管盲端距离、呼吸机使用时间、胸腔引流管的使用、术后GER、吻合口漏及术后进食时间;按各因素条件使用Excel表将46例患儿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先行单因素检验,再将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筛选出影响术后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日龄、手术体重及胸腔镜手术学习曲线在单因素分析中存在差异,而食管盲端距离、吻合口漏及术后GER在单、多因素分析中均有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狭窄主要与食管盲端距离、吻合口漏及GE R有关,预防措施主要是降低食管吻合口的紧张度,减少食管吻合口漏的发生和术后积极治疗GE R。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双腔气囊导管改良食道闭锁手术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双腔气囊导管改良食道闭锁手术治疗的12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无食管吻合口瘘发生。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4+3)d。所有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3例出现食道吻合口狭窄,经食道扩张治愈。结论该方法可明显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和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杨治  樊纬  陈快  刘智文  徐美汉  万颢 《江西医药》2023,(9):1012-1015
目的 探讨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模式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4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模式分为研究组(17例)和对照组(24例),分析研究组及对照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手术并发症、中转开腹、肝脏纤维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比例较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转开腹手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肝脏发生肝纤维化较对照组少,两组肝纤维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模式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应用,可以做到早干预,改善患儿肝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