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秋娥 《全科护理》2016,(5):518-520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冠心病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阶段性健康教育,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价两组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两组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及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RHMS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冠心病病人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单纯药物组(对照组)和针刺推拿联合药物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纯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推拿治疗,针刺推拿1次/d,7d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对照组30例患者治愈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突发性耳聋均有效,均可提高和改善患者的听力,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关于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多以温针灸治疗为主,但对于病程较长,有关节间隙变化的患者,效果不佳,笔者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病程超过半年的患者,并与单纯温针灸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康复科门诊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80例,诊断标准参照《推拿学》[1]。随机分为两组,温针推拿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40~76岁,平均59岁,病程6个月~  相似文献   
4.
膝骨关节炎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X线摄片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改变,主要是由于劳损、外伤或长期感受风寒湿邪的侵蚀等原因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化及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  相似文献   
5.
6.
骶髂关节紊乱症在临床较常见,笔者采用针刺和推拿手法治疗,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30~67岁,病程1周~20年.80例中伴下肢坐骨神经痛62例,伴耻骨联合处疼痛且向腹股沟、大腿内侧传导12例,跛行6例.  相似文献   
7.
全身推拿治疗亚健康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全身推拿治疗亚健康的疗效。[方法]采用以背部督脉和膀胱经为主的全身推拿,治疗亚健康患者68例。[结果]38例痊愈,29例效果显著,6例有效,总有效率100%。[结论]全身推拿有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一直被认为是评价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其只能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价,而狭窄到底对远端血流产生了多大影响(功能评价)却不得而知。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新技术--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 FFR)可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功能性评价[1]。FFR是指在存在狭窄病变的情况下,该冠状动脉所供心肌区域获得的最大血流与同一区域理论上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之比,在无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下,此值为1,并不受血压、心率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2]。近期研究表明, FFR可有效用于冠状动脉血流评价和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本文就本院2014年1~6月40例冠心病患者行FFR测定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过程,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FFR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组成的微动关节。由于受到力和其它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关节内外力学环境失衡,造成该关节正常骨结构位置微变和相关软组织损伤,出现顽固性下腰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疗效.方法:设一组58例于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PCT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数字表随机分对照组29例行常规护理,分析组29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总结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由住院时间、满意度可见分析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示分析组为6.90%(2),对照组为31.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围术期介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确有较好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