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淑冰 《甘肃医药》1994,13(3):175-176
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我科收治小儿急性有机氟农药中毒27人,均为误服市购的“邱氏灭鼠药”(即氟乙酰胺或氟乙酰钠制剂)浸泡的饼干、炒米花、花生米及米饭等。3人死亡,24人治愈出院。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6岁,最小者14个月。其中:14个月~3岁10例,~4岁11  相似文献   
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综合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玉霖  黄国华  徐淑冰  陈少煌 《河北医学》2007,13(12):1219-1222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76例ADHD患儿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根据疾病分型采用中枢兴奋剂哌醋甲酯或情绪稳定剂托吡酯药物治疗,配合行为矫正、认知训练、心理疏导及运动宣泄疗法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单用与观察组相同的药物治疗。两组患儿在干预前、干预12周末分别用多动指数量表和行为量表给予评分,并按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及量表分的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多动指数及行为量表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多动指数及行为量表分下降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其中行为总分下降的差异更加显著(分别为P<0.05、P<0.01);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近愈、显效率分别为92.11%、18.42%、2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7.89%、18.42%(P<0.01)。结论:以疾病分型用药治疗为基础,配合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对ADHD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51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淑冰 《中国医刊》1999,34(4):23-24
本院于1990年4月~1997年6月治疗了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51例,均为误服氟乙酰胺制剂浸泡的饼干、炒米花、花生米、油条等灭鼠毒饵中毒,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51例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14个月~7岁,其中:14个月~4岁37例,...  相似文献   
4.
小儿恙虫病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9例恙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氯霉素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9例恙虫病患儿的患病年龄10月至13岁,平均7.5岁;7~9月份发病居多,占77.6%,居住农村43例,占87.8%,全部病例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和OX_k≥1:160,45例找到焦痂(或溃疡),占95.7%。氯霉素治疗4~6d,无1例复发和死亡。提示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OX_k≥1:160为本病主要特征。氯霉素治疗本病经济、安全、高效,儿科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 (KD)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目前临床应用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显著疗效 ,本文就两种不同方法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1 资料及方法1.1 资料 :本文收集 44例住院 KD患儿 ,其中男 2 7例 ,女 17例 ;年龄 3月~ 7岁 10个月 ,其中≤ 4岁 32例 ,>4岁 12例 ,均为发病 7天内诊治。根据日本川崎病研究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均确诊为川崎病。1.2 方法 :根据不同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法分为丙球冲击组和丙球常规组 ,其中丙球冲击组 2 4例 ,男 15例 ,女 9例 ;丙球常规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采…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KD)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目前临床应用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显著疗效,本文就两种不同方法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本文收集44例住院KD患儿,其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3月~7岁10个月,其中≤4岁32例,>4岁12例,均为发病7天内诊治.根据日本川崎病研究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确诊为川崎病.  相似文献   
7.
口服苯妥英纳治疗癫痫同时引起高热、皮疹、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临床较少见,现报告2例。例1,患儿林××,女,10岁,因发作性抽搐4个月,发热、皮疹2天入院。入院前13天,因抽搐在××医院就诊,脑电图示“癫痫样放电”,诊断为“癫痫大发作”,即给口服苯妥英钠0.1g,日2次,抽搐未能控制,其间发作2次。于治疗第11天出现高热,体温达39C~4iC,伴全身性皮疹。入院查体:T39C,R24次/min,BP13.5/8.skPa,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均匀分布。咽稍充血。血常规:Hbl03g/L,RBC38XIc””/L,WBC3.2X1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