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联合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FSCR)交替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90例PHC患者随机分成单纯介入组与介入加放疗组(综合组).综合治疗组采用TACE结合FSCR,观察近期疗效与生存率,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1%、62.2%、24.4%和73.3%、37.8%、8.9%,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对病灶周边门静脉供血为主的肿瘤病灶的杀灭,是本疗法比单纯介入治疗(TACE)疗效增高的关键.综合治疗组中肿瘤直径、肿瘤数目、Child分级、Okuda分期为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恶性胶质瘤术后采用替莫唑胺同期放疗、化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胶质瘤手术后应用替莫唑胺同期放疗、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2年10月~2006年6月,对19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采用替莫唑胺同期放疗、化疗(TMZ组)。化疗在放疗的第1天开始,替莫唑胺剂量每天100 mg/m2,d1~5,每28天重复;放疗采用局部野常规照射(肿瘤量58~62 Gy/29~31次)。并选择36例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司莫司汀同期放疗、化疗的患者(Me-CCNU组)进行对照。结果TMZ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52.6%、26.3%;Me-CCNU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1.7%、19.4%;中位生存期TMZ组为14.1个月,Me-CCNU组为11.2月(P=0.036)。和度骨髓抑制,TMZ组为15.7%,Me-CCNU组为16.7%(P>0.05)。结论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应用TMZ同期放疗、化疗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EP同期放化疗后紫杉醇联合顺铂巩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对6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先采用EP方案化疗后辅助放疗,然后采用TP方案巩固化疗。结果 RR 71.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1.2%、38.8%、20.8%。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4.7%、20,8%、11.9%,中位生存时间为17.6个月。分层分析.中位生存时间ⅢA期为28.5个月,ⅢB期为14.1个月,1、2、3年生存率ⅢA期为67.8%、53.5%、39.2%;ⅢB期为56.4%、28.2%、7.7%。毒性反应包括: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但均可耐受并容易处理。结 论EP同期放化疗后TP巩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局部晚期鼻咽癌舌脉变化与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舌脉异常与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相关性,放疗配以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能根治的有效方法,但是仍有较大部分患者出现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通过研究舌脉的变化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预后因素。[方法]将68例进入同步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舌脉正常组A组和舌脉异常组B组,采用常规放疗技术,放疗第一天开始同步PF方案化疗二周期,放疗后二周开始辅助化疗二周期,隔28天一周期。[结果]A组、B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1.3%、47.7%,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五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5.2%、60.5%,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舌脉是否异常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无显著影响,但可能对无远处转移率有影响。提示舌脉变化可作为鼻咽癌病人是否易发生远处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肺癌不规则斜野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肺癌不规则斜野定位技术,该技术方便易行,照射范围更接近靶区的形状,较适用于无“适形放疗”条件的医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联合常规放射治疗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甘氨双唑钠。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近期疗效、照射剂量以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44.29%)高于对照组(25.71%),观察组表现出明显放射增敏反应,但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检测ERCC1表达类型,分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G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1表达情况,ERCC1(-)56例机械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ERCC1(+)48例机械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2个治疗组采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2个对照对照组单用GP方案化疗。21天为1周期,连续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ERCC1(-)、ERCC1(+)中的治疗组骨髓抑制作用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KPS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高于其对照组(P0.05);ERCC1(-)治疗组TTP为(26.4±9.5)个月,对照组为(20.6±8.6)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RCC1(+)治疗组TTP为(19.5±6.4)个月,对照组为(15.2±7.5)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RCC1(-)治疗组与ERCC1(+)治疗组比较,ERCC1(-)对照组与ERCC1(+)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ERCC1(-)、ERCC1(+)两个治疗组CD3、CD4、CD8、CD4/CD8显著高于其对照组治疗后。ERCC1(-)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85.7%,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RCC1(+)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62.5%,对照组为4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鸦胆子油注射液预处理对化疗有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功能,减轻骨髓抑制,提高临床控制率,延长TTP的作用。ERCC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顺铂方案有耐药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CC1表达水平,临床上可作为GP化疗方案方案化疗的敏感性及其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晚期复治乳腺癌患者38例,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全组38例均可评价疗效,患者有效率(CR+PR)为39.5%,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7%;中位TTP为5个月,中位OS为1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黏膜炎、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有一定的疗效,且毒性反应轻,可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是侵袭性较强的乳腺癌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的20%,其预后差且复发率高,在抗HER2靶向药物面世之前,HER2阳性乳腺癌是预后最差的乳腺癌分型之一。抗HER2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降低了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显著延缓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病情进展,并带来生存获益。本文报道1例肝、骨、肺多发转移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复发后经历三线化疗联合抗HER2靶向治疗,经伊尼妥单抗联合吡咯替尼及白蛋白紫杉醇化疗方案四线治疗后肺转移灶明显缩小,评估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患者已获得超过11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在四线治疗获得如此长的疾病控制时间,结果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10.
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8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8月,85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应用紫杉醇、DDP、5.Fu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采用DDP单药同步放化疗,放疗先采用面颈联合野加下颈部切线野,然后鼻咽原发灶改用面前野加耳前野,颈部改用电子线野加量,所有患者都接受根治剂量放疗,观察治疗疗效和耐受性。[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鼻咽部CR84.7%,PR15.3%:颈部淋巴结CR91.2%,PR8.8%。1、3、5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7%和90.6%、77.4%和70.6%、55.1%和50.2%。早期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口腔黏膜炎;晚期主要是口于和颈部肌肉纤维化,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适合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