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在急性颅脑损伤与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检测结果报道很少,本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血清CK、LDH、AST的检测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用高血压性脑出血共135例,男78例,女57例,年龄44~84岁,平均65岁。出血部位,丘脑48例,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听神经瘤术中面肌肌电图监护对面神经保留的作用。方法对28例听神经瘤经枕下入路行肿瘤全切除术,术中进行面肌肌电图实时监护。结果全部患者均全切肿瘤,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2.9%,术后1个月和半年H—B分级Ⅰ~Ⅱ级为82.1%,其中术末面神经刺激强度为0.1~0.5mA,波幅〉1.0mV。结论在听神经瘤术中行面肌肌电图监护可以有效提高面神经保留率。  相似文献   
3.
基因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讲座基因重组链激酶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 基因重组链激酶组较尿激酶组术后第1天平均引流量及第4天脑室血肿减少量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病死率及功能预后的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基因重组链激酶比尿激酶能更好地溶解引流脑室内血肿,明显地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脑出血(ICH)大鼠神经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取SPF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sham组)、ICH组、PDTC低浓度组(Plow组)和PDTC高浓度组(P_(high)组),每组6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Plow组和P_(high)组在缺血后2h分别给予100 mg/kg和200 mg/kg的PDTC腹腔注射,sham组和ICH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采用改良的Longa分级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此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p-P65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CH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应用PDTC后,Plow组和P_(high)组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都有所降低,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相比,ICH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应用PDTC后,2组动物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显著降低,且P_(high)组的细胞凋亡数目显著低于Plow组(P0.05)。与sham组相比,ICH组大鼠脑组织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应用PDTC后,2组动物脑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性升高,且这一趋势在P_(high)组表现更为明显。与sham组相比,ICH组大鼠脑组织中p-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应用PDTC后,2组动物脑组织中p-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P_(high)组中p-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Plow组。结论:NF-κB抑制剂PDTC能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且大剂量作用效果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进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小儿外伤性脑梗塞较成人多见,好发于基底节区,随着CT、MRI的应用和推广,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本院2001年5月至2008年8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4年1月~1999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528例,随访1~2年,其中继发性功能障碍4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颅脑外伤中脑震荡212例,随访均无性功能障碍。其他类型损伤316例中,继发性功能障碍48例(15.2%),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18~50岁,平均32岁,伤前性功能均正常,伤后均出现不同程度性功能障碍,但生活均能自理,能参加一般劳动。二、临床表现本组脑外伤继发性功能障碍情况见表1。表1脑外伤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病情况注:性交时异常精神状态指性交时出现头痛、恐惧、恶心、呕吐、性…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3年~1998年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96例,均行侧脑室外引流;引流后其中加用尿激酶56例,与同期未加用尿激酶40例相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共96例,男48例,女48例,平均年龄62岁。分二组:侧脑室外引流加用尿激酶56例(A组),男28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3岁。未加用尿激酶40例(B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8岁。各脑室血肿术前均经头颅CT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而面肌痉挛是阵发性不规则的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两者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极高,以往常难以根治。作者自2003年11月至2006年3月对收治的22例患者均行后颅微血管减压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似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1994年4月~1999年4月对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额颞顶骨瓣开颅者,随机抽样采用近似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共35例)和马蹄形骨瓣开颅术(共30例).经回顾性总结,近似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有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5例,分A、B两组:A组行近似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共35例;男女比例2.5:1;年龄16~70岁,平均41岁,其中65岁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2~8小时,平均约5小时;B组行马蹄形骨瓣开颅术共30例;男女比例2.33:1;年龄14~“岁,平均39.8岁,其中>65岁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2~9小时,平均约5小时…  相似文献   
10.
大脑大面积缺血性脑梗死病死率较高,部分内科治疗无效.2002 年1 月至2010 年1 月,我们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大面积缺血性脑梗死19 例,效果良好.我们对其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