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可吸收螺钉残端脱落形成关节腔内异物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自2003年8月~2007年8月,选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胫骨髁间嵴骨折,5例术后可吸收螺钉残端脱落,形成关节腔内异物。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19~45岁,平均36岁。15例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5例行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可吸收螺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克氏针内固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96例,其中克氏针内固定37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59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疗效优良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在手术操作难易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功能优良满意率方面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相对克氏针内固定具有固定可靠稳定,愈合快,并发症少,肩部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强  党鹏  徐晓民 《安徽医药》2016,37(10):1276-1278
目的 探讨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术中操作、术后复健的影响。方法 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取不同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51例,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即鹰嘴截骨入路组(n=17)、舌形瓣入路组(n=18)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n=16),分析3种入路方式的操作时长、术后复健时长、失血情况等指标。结果 ①完成治疗后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复健程度,一般为3~30 d,对3组作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3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4.1±3.4)、(96.2±2.5)与(89.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操作时长,鹰嘴截骨入路组最高、舌形瓣入路组最短;术后复健,舌形瓣入路组最慢、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最快;失血情况,截骨入路组最重、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最轻。结论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操作时长比鹰嘴截骨入路组短,且失血情况轻、术后复健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血浆管引流量低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各自有其优缺点,临床医师在选择采取何种术式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患者需求进行.  相似文献   
5.
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Nucleoplasty)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国际上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我院于2004年11月-2006年10月采用美国Arthrocare公司的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技术,治疗220例患者,术后观察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强  党鹏  徐晓民 《安徽医学》2016,37(10):1276-1278
目的 探讨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术中操作、术后复健的影响。方法 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取不同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51例,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即鹰嘴截骨入路组(n=17)、舌形瓣入路组(n=18)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n=16),分析3种入路方式的操作时长、术后复健时长、失血情况等指标。结果 ①完成治疗后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复健程度,一般为3~30 d,对3组作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3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4.1±3.4)、(96.2±2.5)与(89.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操作时长,鹰嘴截骨入路组最高、舌形瓣入路组最短;术后复健,舌形瓣入路组最慢、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最快;失血情况,截骨入路组最重、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最轻。结论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操作时长比鹰嘴截骨入路组短,且失血情况轻、术后复健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7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0例,大部分患者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较少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其中单一椎间隙椎间盘突出共463例,均选择性采用小切口椎板间有限开窗减压术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