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引产中应用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治疗,而研究组采取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及临床完全流产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完全流产率为93.33%,对照组为71.11%,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及产后出血量等方面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中采取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完全流产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多潘立酮10 mg,3次/天;观察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10 mg,2次/天,伊托必利50 mg,3次/天。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内镜检查结果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并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和内镜检查结果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和93.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和75.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1例出现轻度腹泻,未影响治疗的进行。结论雷贝拉唑与伊托必利联合应用对于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存在配伍禁忌进行探素研究。方法保持10mg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加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为定值,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为变量,观察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的配伍禁忌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存在配伍禁忌。结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和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存在配伍反应,其配伍反应与药物浓度无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微粒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肝癌患者在进行明胶海绵微粒TACE治疗基础上联合乌苯美司给药,待完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7d后,给予乌苯美司胶囊(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联合治疗,每天给药3次,每次给药10mg,连续治疗3~6个月为宜;对照组肝癌患者仅进行明胶海绵微粒TACE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近期总有效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进行明胶海绵微粒TACE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近期疗效,是临床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与当归四逆汤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后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保守或半保守治疗的2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性分成4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A1组给予5 mg米非司酮与当归四逆汤联合治疗;A2组给予10 mg米非司酮与当归四逆汤联合治疗;A3组给予5 mg米非司酮单纯治疗;A3组给予10 mg米非司酮单纯治疗。结果各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1组、A2组的总改善率分别是93.33%(56/60)、96.67%(58/60)远远大于A3组、A4组的83.33%(50/60)、86.67%(52/60),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A1组与A2组、A3组与A4组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A2组、A4组患者给药后雌激素含量显著降低,而A1组、A3组患者雌激素、其余性激素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各组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进行血清CA125复查,均降低至35 IU/mL以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与当归四逆汤联合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少,且不会影响雌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采用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46例基于对照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75.0%,观察组为86.9%,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cTnT、SOD以及CK-MB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8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效果明显,可减少不良反应,可行性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