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基于探讨糜酶/血管紧张素(Ang)Ⅱ途径探讨解毒通络法治疗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trl)组、异丙肾上腺素模型(ISO)组、解毒通络方[灌胃解毒通络方50 g/(kg·d),JTF]组和卡托普利治疗[卡托普利0.005 g/(kg·d),CAP]组,每组10只。各组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碱水解法测定各组大鼠羟脯氨酸含量;ELISA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AngⅡ含量;Western Blot及相对定量实时PCR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糜酶蛋白及mRNA表达量。结果与Ctrl组比较,ISO组大鼠心肌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羟脯氨酸和AngⅡ含量、糜酶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 P0.01)。与ISO组比较,JTF及CAP组大鼠心肌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羟脯氨酸和AngⅡ含量、糜酶蛋白mRNA表达下降(P0.05, P0.01),JTF组大鼠心肌组织糜酶蛋白含量下降(P0.05)。与CAP组比较,JTF组大鼠心肌组织糜酶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解毒通络方能够抑制和延缓大鼠心肌纤维化进程,其机制与抑制糜酶/AngⅡ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免疫学中,机体在受到外界细菌或病毒侵袭时,首先是固有免疫起到作用,而对抗疾病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适应性免疫,包括T细胞及B细胞,在免疫因子中以IgG抗体最为特异,由于其半衰期长及血清含量最高,所以被作为检测机体免疫能力的指标。而从中医学角度讲,人体之所以发病,出现各种疾病症状,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正气虚弱,加之邪气内袭,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主要通过鼓舞正气,去除邪气,从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调节血清IgG含量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葫芦素B(CUB)联合奥沙利铂(OX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10、20和40μmol·L-1CUB组,OXA组(100μmol·L-1)及联合组(40μmol·L-1 CUB+100 μmol·L-1OXA)。采用MTT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率,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SW480细胞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SW480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W480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化后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与对照组比较,CUB组和OXA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与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Hoechst33258染色,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细胞蓝色荧光更亮,细胞核可见颗粒块状荧光;与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比较,联合组细胞蓝色荧光明显变亮,颗粒状荧光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CUB组和联合组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40 μmol·L-1 CUB组、OXA组和联合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CUB组、OXA组和联合组细胞中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caspase-3比值升高(P<0.05),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与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比较,联合组细胞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及cleavedcaspase-3/caspase-3和Bcl-2/Bax比值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CUB联合OXA可有效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阻滞在S期、G2/M期及上调cleavedcaspase-3/caspase-3比值、下调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