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紫苏叶具有以下量效特点:临床汤剂用量多为1.24~27.6 g。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发挥其解表散寒功效时,治疗咳嗽、感冒等表证,为1.24~15 g;行气宽中,治疗喘证、肺痨、嗳气等,为5~27.6 g;和胃功效,治疗呕吐、慢性胃炎、胃脘胀痛等,为6~15 g。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解表散寒常配伍枳壳、荆芥、桔梗等;行气宽中常配伍陈皮、杏仁、枳实等;和胃常配伍半夏、生姜、厚朴等。  相似文献   
2.
肺门部解剖较复杂,肺门的大小、位置、形态和密度改变,可由多种病变引起.肺门增大可见于肺血管病变,淋巴结增大及支气管腔内、外肿瘤等[1].  相似文献   
3.
30例小肾癌的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照分析小肾癌的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的肾脏CT及病理学结果。结果 30例小肾癌患者的病理报告中,透明细胞癌最多见,共23例,颗粒细胞癌4例,混合细胞癌3例,均为单侧。静脉注射造影剂后,25例为富血供,强化程度明显,其中22例细胞排列为实性,含丰富血窦;23例增强不均匀。小肾癌平扫可为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以低等密度多见。增强特点呈典型"快进快退"的特点,在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下降。多层螺旋CT对肾形改变、假包膜、囊变、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通过CT表现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高密度肾囊肿等小占位性病变相鉴别。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薄层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仝小林院士提出中医"靶药"的概念,其中干蟾皮、硇砂、三七正是治疗胃癌的三味靶药。蟾皮攻毒抗癌,清扫无形之癌毒;硇砂软坚消积,消除有形之癌块;三七化瘀止血,兼有温补之性。干蟾皮用量范围为3~9 g,硇砂用量范围为1.5~6 g,三七用量范围为15~30 g。运用干蟾皮和硇砂时,应严密监视不良反应和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白及具有以下临床应用特点:临床用量多为3.7~50 g。结合疾病、证型及症状选择白及的最佳剂量及配伍,如收敛止血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如酒精性胃溃疡等),用量为10~50 g;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脾络瘀阻型肝硬化伴有衄证明显、慢性结肠炎等),用量常为6~15 g;治疗肺痨时,用量为30 g;收敛止痛治疗肛裂、糖尿病以及妇科疾病(如子宫颈癌、宫颈糜烂等),用量为7.14~30 g;敛疮生肌治疗各种皮肤病(如牛皮癣、痤疮等)、舌疳以及颔下肿核溃、口腔溃疡等,为3.7~3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收敛止血常配伍海螵蛸、仙鹤草、藕节炭等;收敛止痛常配伍三七、地榆等;敛疮生肌常配伍白蔹、黄芪等。  相似文献   
6.
张莉莉  徐坤元  邸莎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2020,40(10):1360-1363
通过搜集古代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总结出防己具有以下特点:临床应用范围为9~41.4 g。临床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防己剂量,如利水消肿、祛风止痛浊治疗湿热痹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肾病等,用量为9~15 g;通经活络、行水消肿治疗顽固性水肿、膜性肾病,用量为15~20 g;祛风透邪、利湿止痛治疗中风、急性期痛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用量为20~30 g;利水除湿、祛风止痛治疗肿满喘咳、皮水、支饮,用量为30~41.4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水湿内蕴,气血凝滞常配伍黄芪、土茯苓、白术、红花等;湿热痰浊互结常配伍生石膏、苦参、知母、黄柏等。  相似文献   
7.
作者应用多层螺旋CT(MSCT)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的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回顾性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将增强扫描图像传送到Wizard图像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技术(VRT)及平带多平面重组(RMPR)。并将VRT及MIP重组像为参照,用平扫图像对冠状动脉各支段进行钙化积分。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中段(LAD1、LAD2)、第一对角支(D1)、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近段(RCA1)显示均45例(100%),左前降支远段(LAD3)23例(51%),第二对角支(D2)30例(67%),第三对角支(D3)24例(53%),第一左缘支(M1)36例(80%),第二缘支(M2)28例(62%),右冠状动脉中段(RCA2)41例(91%),右冠状动脉远段(RCA3)43例(96%)及后降支(PDA)34例(76%)。左冠状动脉主干钙化12例(27%),左前降支近中段钙化有29例(64%),左回旋支钙化例数22例(49%),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钙化有24例(53%)。结论:16层螺旋CT可对冠状动脉进行钙化积分并准确显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筛选和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经皮肾脏穿刺活检后出血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患者经皮肾脏穿刺活检后行多层螺旋CT平扫,其中32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48例(53.3%,48/90)患者发现血肿,根据CT表现将血肿分为3种类型:肾包膜下血肿39例(81.3%,39/48),合并轻度肾挫伤1例(2.6%,1/39);吉氏筋膜下血肿6例(12.5%,6/48),合并轻度肾挫伤2例(33.3%,2/6);腹腔血肿3例(6.3%,3/48),合并中度肾撕裂伤2例(66.7%,2/3).3种类型血肿出血量大小分别为(9.47±10.13) ml、(214.60±125.74) ml、(1 645.80±283.62) ml;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3组相互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90例患者中IgA肾病51例(56.7%,51/90),发现血肿27例(52.9%,27/51);非IgA肾病39例(43.3%,39/90),发现血肿21例(53.8%,21/39);IgA肾病与非IgA肾病患者血肿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05).无血肿组、血肿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纤维蛋白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2.042,P值均<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评价经皮肾脏穿刺活检后出血有很重要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128排双源CT Flash Spiral(FS)扫描模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8例胸痛、胸闷且心率<65次/min的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其中68例检查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小不同(BMI<19、19≤ BMI ≤ 25、BMI >25)分别采用3种(80 kV、100 kV、120 kV)不同的管电压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触发的FS模式扫描,数据采集开始于60%时相并在1个心动周期内完成.图像质量根据4级分法(1:优秀~4:不能诊断)评价标准,由2位高年资医师以双盲法单独对所有的冠状动脉段图像进行评价.结果 248例均扫描成功,Z轴扫描范围为(118±8) mm,扫描时间为(259±19) ms.根据BMI不同采用3种不同管电压扫描,获得可诊断影像比率分别为99.3%、99.4%、99.6%,其辐射剂量分别为(0.36±0.02) mSv、(0.92±0.06) mSv、(1.52±0.13) mSv,辐射剂量3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28排双源CT的FS模式是真正实现1个心动周期完成扫描且辐射剂量超低的理想方法.根据BMI大小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电压,能显著降低BMI较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