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D雄性大鼠按171mg/kg静注或684mg/kg经口给予甲基毒死蜱(CM)后,血中CM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特点为:吸收快、分布快且分布范围广;从体内的消除快。大鼠静注CM后,在肝、心、脾、肺、脑、肌肉和脂肪中的浓度变化呈叠加指数函数规律,在血、肾和睾丸中呈二项指数函数规律,根据靶向分布参数判定,CM主要选择分布于肺和脂肪组织。静注后连续10d,CM随粪尿的累计排出量为125μg,仅占给予量的2.93‰,说明CM在体内主要是经代谢转化后消除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双分子速率常数(ki值)变化为观察指标,探讨了15种硫酮式和硫醇式硫代磷酰胺酯化合物对大鼠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醇式化合物与乙酰胆碱酯酶反应的 ki值普遍比硫酮式化合物大 10~3~10~4。两类化合物中,都随R_1取代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而ki值降低;相反,R_3取代基碳原子数增加,ki值增高。R_2基因的变化,亦影响化合物与乙酰胆碱酯酶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蝎毒因其重要的生理学,药理学功能而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价值。本文对国产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orshi)粗毒进行了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和部分致突变等毒理学试验研究,旨为我国蝎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毒性资料。 1 试验材料 东亚钳蝎采自我国河南省农村,以徒手取毒法收集新鲜毒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得灰白色粉末即粗毒;  相似文献   
4.
甲基毒死蜱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雄性大鼠按171mg/kg静注或684mg/kg经口给予甲基毒死蜱(CM)后,血中CM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特点为:吸收快,分布快且分布范围广,从体内的消除快,大鼠静注CM后,在肝、心、脾、肺、脑、肌肉和脂肪中的浓度变化及呈叠加指数函数规律,在血、肾和睾丸中呈二项指数函数规律,根据靶向分布参数判定,CM主要选择分布于肺和脂肪组织,静注后连续10d,CM随类粪尿的累计排出量为1  相似文献   
5.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小鼠染毒后残生殖细胞SDH、LDH和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25.0~125.0mg/kg体重剂量组染毒35d后SDH、LDH和ATPase活性均受到掏说明增产菊胺酯不仅干扰睾丸细胞的有氧化代谢及无氧化谢的供能过程,还干扰细胞对能量的利用。提示能理代谢障碍可能是增产安酯对雄性生殖细胞毒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杀虫丁 ,是贵州省化工研究院研制的一种新型沙蚕毒素类农药。在完成急性毒性、致突变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 ,为了了解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选择白细胞总数、免疫器官系数、抗体 溶血素 ,迟发超敏足垫肿胀及碳粒廓清等指标 ,进一步研究了杀虫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毒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受试物 杀虫丁 ,淡黄色粉末 ,由贵州省化工研究院提供 ,纯度为 92 %。1 2 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 ,雄性 ,体重 18~ 2 6g,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动物饲养室提供。1 3 主要试剂 环磷酰胺 ,白色结晶 ,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批号 990 911)。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体外条件下,研究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 chloride,TMT)对PC12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并探讨TMT对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 (1)不同浓度TMT(0、0.3125、0.6250、1.2500、2.500、5.000、10.000、20.000 μmol/L)处理PC12细胞24、48 h,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2)1.25、2.50、5.00、10.00 μmol/L TMT分别染毒PC12细胞12、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检测细胞凋亡率;(3)1.25、2.50、5.00、10.00 μmol/L剂量的TMT染毒PC12细胞6h后,测定活性氯(ROS)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4)1.25、2.50、5.00、10.00 μmol/L剂量的TMT染毒PC12细胞12h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蛋白NF-kB的水平.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染毒24 h,2.5000、5.0000、10.0000、20.0000 μmol/L TMT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染毒48 h,1.2500、2.5000、5.0000、10.0000、20.0000 μmol/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2.50、5.00、10.00 μmol/L TMT染毒细胞12h,凋亡率分别为15.30%±0.75%、18.90%±0.61%、22.00%±0.60%、36.50%±0.66%,染毒24 h凋亡率分别为28.60%±0.40%、43.54%±2.00%、65.73%±0.71%、74.67%±0.40%,明显高于对照组[12 h:(12.80%±1.00%)、24 h:(16.83%±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2.50、5.00、10.00 μmol/L剂量组的ROS荧光强度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42、1.71、1.78、1.8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5.00、10.00 μmol/L组GSH含量分别为(0.17±0.0)、(0.20±0.04)、(0.07±0.03)μmol/μg pro,明显低于对照组(0.30±0.01) μmol/L pr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5.00、10.00 μmol/L剂量组NF-kB p65表达的蛋白条带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TMT对PC12细胞具有明显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氧化应激以及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体外培育牛黄的诱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体外培育牛黄的诱变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1)Ames试验在1250,5000,10000μg/皿的浓度范围内,各浓度组MR值在加代谢活化剂S9和不加代谢活化剂S9两种情况时均未超过2;(2)微核试验在50,150,500mg/kg3个剂量水平,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均数及PCE/NCE比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在样品浓度为1,10,100μg/ml(不加代谢活化剂,-S9)和1,10μg/ml (加代谢活化剂,+S9)两种情况下,各处理组测得的细胞畸变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育牛黄在所给剂量范围进行的3种诱变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微粒体酶在生物体内的主要功能是参于药物等外来化合物以及某些内源性化合物的代谢。该酶在体内的活力水平不仅具有种属、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而且还受农药等外来化合物的诱导或抑制。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新农药甲基异柳磷是否影响微粒体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