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EVL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中发生再出血的20例设为观察组,未出血的6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为25%,其中3例死亡,均由进食不当引起,对死亡患者行内镜检查,食管曲张静脉破裂为引起早期再出血的原因。门静脉血栓、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经Logistic回归分析,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1)。术后早期再出血者肝功能分级C级影响较为明显(OR=65.0),其他依次为凝血酶原时间(OR=33.5)、血红蛋白(OR=22.6)、门静脉血栓(OR=8.6)。结论依据患者的机体状况和再出血危险因素,将EVL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可降低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0岁,1周前因"不能进食,自行采用自制铁质扩张条插入食管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收治入院.患者2年前因发现食管癌(病理证实为鳞癌Ⅲ级)曾在我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2个月因吻合口狭窄在我院行探条扩张术,此后2个月因吻合口狭窄放置6 cm食管内支架(支架位于距门齿19~25 cm处),再此后3个月因肿瘤复发堵塞食管支架上口再次置入4 cm支架(支架位于距门齿17~21 cm处),入院前1年因肿瘤再次堵塞颈段食管支架上口多次行探条扩张、高频电切或激光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9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90/60mm Hg,两肺呼吸音粗并闻及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婴幼儿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近4年来30例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患者诊断和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采用病例组在6月至5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3:1,植物性异物24例(80%),化学性异物3例(10%)。动物性异物10%。均在气管插管人工通气下进行纤支镜检查治疗,成功率100%,无出现窒息、心跳、呼吸骤停等重大并发症。结论:5岁以下尤其在3岁以下婴幼儿呼吸道异物采用气管插管人工通气下的纤支镜检查治疗,能保证时使供氧,在良好的呼吸状态下进行手术,缩短纤支镜检查治疗时间,避免因反复进出声门所造成的声门水肿、窒息、心跳、呼吸骤停等重大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芬太尼伍用丙泊酚在清醒状态下经无痛胃镜植入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32例经胃镜检查,病理细胞学证实为晚期食管恶性肿瘤,予以枸橼酸芬太尼0.8~1μg/kg,30s静脉注入,然后丙泊酚1mg/kg缓慢静脉注入,2min后进入清醒无痛状态。行胃镜下植入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观察术前、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有无麻醉意外,食管大出血、穿孔并发症;治疗术前、术后经食管钡餐对比管腔直径,狭窄程度按Stnoler分级法,统计满意度(有无畏惧心理、痛苦的感觉、是否可接受再次同样的治疗)。结果 32例均成功,术前、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1例发生麻醉意外,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胸痛,但无食管大出血、穿孔并发症;治疗术前狭窄管腔直径约(4±3)mm,术后直径约(12±1)mm,术后6h顺利进食,有效率及满意度100%。结论亚剂量芬太尼伍用小剂量丙泊酚在清醒状态下经无痛胃镜植入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是安全,有效的姑息方法,可减轻患者术中痛苦、解决进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婴幼儿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近4年来30例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患者诊断和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采用病例组在6月至5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3:1,植物性异物24例(80%),化学性异物3例(10%),动物性异物10%.均在气管插管人工通气下进行纤支镜检查治疗,成功率100%,无出现窒息、心跳、呼吸骤停等重大并发症.结论:5岁以下尤其在3岁以下婴幼儿呼吸道异物采用气管插管人工通气下的纤支镜检查治疗,能保证时使供氧,在良好的呼吸状态下进行手术,缩短纤支镜检查治疗时间,避免因反复进出声门所造成的声门水肿、窒息、心跳、呼吸骤停等重大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