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近10年蛋白质组学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的文献特征和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化该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Medline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收录的针灸研究领域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文献特征及研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91篇,期刊文献60篇,会议论文8篇,学位论文23篇。60篇期刊文献分布在47种期刊杂志,其中56篇发表在核心杂志,文献内容以针灸理论(经穴脏腑相关)和作用机制为研究热点,涉及19种疾病模型(以胃黏膜损伤、脑缺血、脊髓损伤为主),51篇(69.86%)文献采用基于凝胶的双向电泳技术。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较好地促进了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和针灸作用机制研究,值得对其研究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刮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组织形态学和P物质(SP)、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探讨刮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刮痧组,每组24只。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刮痧组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刮痧,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不予干预措施。分别于造模后第4天(干预前)、干预后第6天、干预后第12天、干预后第18天(干预结束后)麻醉处死取材。应用HE染色法检测DRG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DRG中SP、NGF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SP、NGF的表达维持在较高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治疗时间(干预后第6、12、18天),刮痧组的SP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刮痧组的NGF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时间越长,各指标变化越明显;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无明显的炎性水肿,刮痧组局部炎症反应及形态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刮痧能够有效减轻大鼠DRG的病理损伤程度,抑制炎性因子SP的表达,促进蛋白质NGF的增长,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