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18只尸体手标本上,对拇指背动脉进行了显微解剖研究,发现该动脉出现率较恒定,起始部血管外径平均为0.63mm,动脉可解剖长度为7.2cm,血管分布范围包括第一掌骨背侧、部份鱼际区及拇指近节背桡侧5×10cm 的皮肤。以拇指背动脉及与其相连的桡动脉远段为蒂,可以游离成一个理想的岛状皮瓣,适用于拇指再造及邻近的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2.
小脑下后动脉变异较多,而其变异的存在与小脑的血管性病变有一定关系。因此,小脑下后动脉的解剖学研究对神经外科,特别是对颅内外血管的吻合手术及对脑血管造影的X线诊断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有Greitz等;就国人材料进行研究的有宫下、毛增荣、钟世镇、谢竞强和曾司鲁等人;水上公宏还对小脑下后动脉进行分段,并观察了各段的X线摄影像。但小脑下后动脉与脑神经的毗邻关系以及延髓支的数目、口径等对临床有意义的数据尚缺少记载;各家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也不完全一致。本文试图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做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3.
大脑皮质棘器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电镜观察了猫和大白鼠大脑皮质中的突触2031个,其中在突触后成分或其他结构中具有棘器结构的有285个,对显示较为清楚的237个棘器,做了如下的观察和统计分析:1.组成棘器囊泡的类型有五种,其中以扁平囊型最多(74.26%)。组成棘器囊泡的排列样式不一,多数呈平行排列(83.97%);但也有呈蹄铁形、编带形或分散排列。2.组成棘器的囊泡数目变化较大,多数在3~6个之间,个别例可达10个以上。本文还观察到在一个侧棘中有时可出现2~3个(18例)棘器。3.棘器多位于轴棘突触的后成分中,但有的含有棘器的侧棘,在切片上不形成突触。在侧棘中的棘器,多数位于侧棘小头内;也有的位于侧棘小柄中;少数位于树突干或树突与侧棘的移行部。4.致密带的形态较为复杂,多数呈细条状;有的呈宽带状、斑点状、小颗粒状或云雾状。致密带多位于相邻两个囊泡之间;有少数例位于棘器的一侧;有的致密带的一端或其分支与囊泡愈合。  相似文献   
4.
人小脑皮质颗粒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人小脑颗粒细胞的超微结构。在人的颗粒层中存在少量髓化的颗粒细胞。它们中有的被髓鞘完全包绕,有的被部分包绕,可以观察到有的髓化颗粒细胞的髓鞘来自二个小的有髓纤维。还观察到极少的颗粒细胞具有典型的核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心理学研究工作的进展,对边缘系统的生理学及解剖学的研究引起了人们重视。Papez于1937年提出扣带皮层与情绪的行为表现机制有关,他认为发生于新皮层的代表情绪过程的神经活动沿途进入海马、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最后到达“情绪”皮层的接受区即扣带皮层。此后,Pribram和Maclean(1953)以及French等(1955)用士的宁刺激法研究了扣带皮层与脑的联系。Showers(1959)及Domisick(1969、1972)用实验性变性技术追踪了从扣带区投射到丘脑的纤维。1972年Lavail等首次把辣根过氧化酶(HRP)用于中枢神经系的研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报告大白鼠下丘脑腹内侧核内突触的类型和突触亚显微结构的形态特征。共观察了1005个突触,其中轴-树突触占96.6%;轴-体突触占2.8%;轴-轴突触占0.5%。在下丘脑腹内侧核中还观察到1例嵴突触,以往未见报道。嵴突触的突触后成分来自树突,呈杵指状突起。突触后膜明显增厚,具有突触下致密小体。两个内含圆形清亮小泡的轴突并列于嵴的两侧壁上,构成嵴突触。在轴-体、轴-树突触中尚观察到并联突触(包括突触复合体)、切线突触及串联突触等复杂的联接形式。本文对某些复合突触的机能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经络学说为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组成部分之一,它和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学说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祖国医学不论从理论到实践,从探查病因到辩证论治,从针灸到内、外、儿、妇各科都脱离不了经络学说。内经灵枢的经脉篇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别篇更指出:“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  相似文献   
9.
本例为单对称性合并四足四臂头胸联合畸胎。家族史及妊娠經过未詳。胎为女性,体重共1,500克,左胎較右胎略长(見第62頁图1、2),体軸交角:眉峰水平处約173°;耳屏处約130°。外形联胎前顏、耳、眼对称,口、鼻正中。后顏,两耳廓靠近正中,耳屏合而为一,无外耳道。耳屏上方有一似瞼裂小隙,其深方未能查到眼球,口、鼻缺如。頸列于前,項較  相似文献   
10.
拇指背动脉岛状此瓣再造拇指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