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应变对缺血冠脉心肌分布区域定位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及心肌梗死72例,获取其两组左室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参数(LPSS)与健康正常组30例对照,对牛眼图缺血部位应变参数和范围分别与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相应导联Q波、ST-T对照。结果①缺血组和梗死组左室各节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及整体LPSS均小于健康对照组的测值,(缺血组P<0.05,其余P均<0.001。梗死组P均<0.001、t<0.001);②两组缺血部位的LPSS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及P<0.001,t=2.597~3.216)。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牛眼图缺血节段分别与冠脉造影相对应的狭窄支、闭塞支以及相应部位心电图异常Q波及ST-T改变的大小范围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661,P<0.001、r=0.598,P﹤0.001。r=0.556,P<0.001、r=0.556,P﹤0.001)。结论二维超声应变能较准确地反映缺血心肌的节段运动异常,直观定位准确。对心肌缺血及梗死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并探讨其血管内皮功能及两者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有力证据。方法:高血压组:选择山东省泰山疗养院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4±8)岁。另选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126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患者IMT犤(1.06±0.05)mm犦明显比正常对照组犤(0.73±0.02)mm犦增厚(t=57.29,P<0.001)。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扩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25.8P<0.001)。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538,-0.46,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伤;内皮功能紊乱引起血管重构、肥厚、斑块形成。原发性高血压的内皮功能损伤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老年人复发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复发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108例初发老年卒中病人常见危险因素比较,同时对其中来自城市和农村复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复发性脑卒中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TIA史,吸烟和/或饮酒史、肥胖及不良生活方式方面与初发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发组中城市患者伴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者明显多于农村患者,而后者在吸烟和/或饮酒、不良生活方式、TIA史方面多于城市患者,两者高血压的程度亦有差异。结论 老年复发性脑卒中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需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 28例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为观察组,20例健康老年人的心电图为对照组。两组心电图均选择P波清晰的Ⅱ导联测量,心房颤动患者选择由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节律时心电图测量。Pd=Pmax-Pmin。结果 两组Pmax Pd对比,差异显著(P<0.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窦性传导时间在心房内显著延长,心电图表现为P波延长。因此,认为Pmax≥110ms,pd≥40ms有预测心房颤动发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AMI)延展,简称梗塞延展。由于梗塞区域扩大,严重影响患者心功能,并伴发各种心律失常,故使预后明显恶化。现将我们收治的16例AMI发生梗塞延展患者作以下分析。一、临床资料1988~1992年存活72小时以上的AMI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牙周病、龋齿发生情况,探讨牙周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我院35例老年男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老年健康疗养者的牙周病、龋齿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心肌梗死组龋齿牙数,缺牙数明显高于老年健康组。结论:似可证明牙周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AMI扩展后,由于梗塞区域扩大,严重影响患者心功能,并伴发各种心律失常,故使预后明显恶化。现将我们收治的16例AMI扩展患者作以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1988年~1992年存活72小时以上的AMI105例,发生扩展者16例(15.2%)。16例均符合下述3项中的至少2项为诊断标准:(1)AMI后再发胸痛或临床症状恶化;(2)血清酶(尤其是CPK)复升,达到AMI诊断标准或原来未降至正常而出现明显的第二峰;(3)ECG出现ST段再次抬高或新的Q波或原未降低的R波降低。扩展发生的时间为2~18天,其中10例发生在AMI后1周内,6例发生在1周后;而前4天发生者有8例,占50%。  相似文献   
8.
优化健康体检流程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原有体检流程涉及28个环节,客户要往返医院2~3次,改进后全流程涉及19个环节,客户只到医院1次,体检总时间由原来的190min缩短到现在的130min。客户满意度由原来的63%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6%。服务质量和效率初见成效。现将改进后的流程及改进方案介绍如下:1原体检流程情况及存在的缺点以往健康体检人员、门诊病人的检查仪器、设备没有分开,体检科室不集中,需要的导检人员增多,医疗成本增加。客户到各科室体检要楼上楼下奔波,往返次数增多,体检时间延长。客户不提前预约,到医院后再办理体检的有关手续,这样要8:30以后甚至更晚时间才能开始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及3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获取左室心尖长轴切面、四腔心切面和两腔心切面的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自动功能成像(AFI)测量各个心肌节段的二维应变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45例心肌节段基底部、中间部及心尖部相应节段心尖位长轴收缩峰值应变值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可敏感反映血流灌注减少引起的局部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有利于早期发现心肌缺血并提示亚临床型的左室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牙周病、龋齿、缺齿发生情况,探讨牙周病、龋齿、缺齿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70例老年男性心肌梗死患者和60例老年健康疗养者的牙周指数、龋齿、缺齿情况进行了检测、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心肌梗死组各项牙周指数、龋齿、缺齿数明显高于老年健康组。结论 牙周病、龋齿、缺齿、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