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多囊胰腺病是一类特殊的胰腺囊性疾病, 临床上非常罕见, 影像学上表现为胰腺实质呈多囊样改变。根据是否合并有其他脏器病变, 多囊胰腺病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无胰腺外器官累及, 也称为孤立性多囊胰腺病;另一类属于特定类型遗传性疾病的表现之一。本文围绕多囊胰腺病的认识历程及孤立性多囊胰腺病的发病机制、影像学检查方法和临床预后等做一综述, 旨在加深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前,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已步入成熟,ERCP的治疗操作的也广泛开展.ERCP操作过程中对胃肠道产生不适刺激和恐惧心理,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甚至不能配合完成操作;对于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风险,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ERCP应用.在ERCP术中采取镇静和麻醉可以使患者消除恐惧减轻痛苦,顺利的完成诊疗,而且麻醉监管技术的应用更加便于监测并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疗效及血清血清胆碱酯酶(S-Ch E)、过氧化脂质(LPO)及可溶性Toll样受体2(s TLR2)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唐山市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15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采用抗组胺等常规疗法;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温水冲服治疗,3次/d,1.0 g/次,两组均连续使用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皮疹、腹痛、紫癜、血尿及便血等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后血清S-Ch E、LPO及s TLR2水平。结果 对照组脱落3例,共纳入55例,观察组脱落2例,共纳入55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皮疹、腹痛、紫癜、血尿及便血等症状消退时间为(5.10±1.15)、(3.02±0.85)、(5.21±1.57)、(5.37±1.87)、(2.93±0.99)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8.19±1.60)、(4.19±1.03)、(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据脐血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预测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价值,并探讨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204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2例,抽取脐静脉血检测脐血γ-GT活性及总胆红素浓度。A组新生儿动态监测血清γ-GT活性及总胆红素浓度,在新生儿出生后7 d检测;将B组中脐血γ-GT测定值≥50 IU/L的71例分为研究组36例,对照组35例,研究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在生后7 d再次采集股静脉血检测血清γ-GT活性及总胆红素浓度。结果 A组中脐血γ-GT检测值≤50 IU/L,脐血总胆红素浓度≤30μmol/L时,新生儿发生黄疸的概率最低,为12.5%,且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随着脐血γ-GT活性、总胆红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B组102例生后7 d检测时,研究组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血γ-GT活性与胆红素浓度指标可帮助评估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可能性,对阳性预测的患儿采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干预可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程度与血浆脂质成分的相关性。方法对664例反复发作胸闷、胸痛,拟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正常组(90例)和病变组(574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按Gensini标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并在入院时进行血浆脂质成分的测定。结果冠心病病变支数的增加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的增多呈一致性,各组中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吸烟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组中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apoB的相关系数最大(r=0.290),病变程度与apoB相关系数最大(r=0.211)。在排除他汀类药物对脂质的影响后,脂质指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更加密切。结论血浆脂质成分中的apoB是冠心病发生与发展的相关因素,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作用可能优于LDL—C等其他脂质指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消化内镜发展走过了70余年的历程。我国消化内镜事业逐步在国际消化病学领域占据重要席位,《中华消化杂志》聚焦我国消化内镜发展,关注热点,促进交流,是我国消化内镜飞速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见证者。随着多学科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进步,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不断加深,我国消化内镜在智能化、舒适化和微创化领域都取得诸多成绩,学术成就跻身...  相似文献   
7.
细胞内镜是内镜技术飞速发展的成果结晶.它兼具了传统高清内镜的技术优势,同时融合了超强的放大功能,使得在胃肠镜检查的同时"光学活检"成为可能.细胞内镜的应用和推广,会使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识别和判读逐步减少对有创病理活检的依赖,提高细胞学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长海医院2001年与2007年ERCP成功率和并发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年ERCP适应证、难度分级、术后并发症及严重程度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总结了上海长海医院2001年和2007年2374例ERCP临床资料(2001年966例,2007年1408例)。比较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ERCP适应证、操作难度、成功率、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相隔5年的2个自然年中,2007年比2001年因胆道结石行ERCP的患者明显下降(49.3%比59.0%,P=0.000),而胰腺疾病特别是慢性胰腺炎的比例显著上升(18.5%比6.6%,P=0.000),复发性胰腺炎比例上升(1.6%比0.2%,P=0.001),2007年出现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行ERCP的患者。2007年手术操作难度明显高于2001年(P=0.000),难度为5级的操作显著增加(33.3%比7.3%,P=0.000),诊断性ERCP(难度1级+难度3级)的比例明显下降(5.9%+3.1%比30.5%+2.8%,P=0.000)。2001和2007年ERCP成功率相似(P=0.084)。2007年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2001年(7.88%比3.73%,P=0.000),但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820)。结论2007年诊断性ERCP的例数明显下降;ERCP操作适应证发生了变化,其中胆道疾病减少,胰腺疾病增多;操作更加复杂,成功率并无下降。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可能是因为治疗性ERCP增加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肥胖治疗术(Endoscopic Bariatric Therapies, EBT)是肥胖症治疗的新技术,随着现代内镜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EBT的临床治疗效果极大提升,并发症又相对较低,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EBT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软式内镜放置/移除填充物或者内镜下手术的方式改变消化道解剖结构,实现减肥的效果。目前已有多款产品投入市场,部分已经获得FDA批准,本文就结合内镜治疗肥胖相关的技术原理以及装置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最多见,另外皮疹8例,眼睑水肿1例,白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在第2周升高明显,肝功能损害11例,心肌酶学改变3例,尿常规异常7例。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复杂多变,部分病例不典型,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