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基A-16病毒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及口腔黏膜的疱疹疾患,是患儿发疹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其临床特征为前驱症状有低热、困倦、淋巴结肿大,随后在手掌、足底和口腔黏膜发生散在性的水疱、丘疹或斑疹,数量不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便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通便汤和聚乙二醇散剂治疗4周,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治疗后排便次数均明显增加,大便性状得到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便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优于聚乙二醇散剂,其治疗效果满意,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和高位脓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和高位脓肿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多中心试验的方法,将193例高位肛瘘及高住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引流挂线组和切割挂线组,在正确处理内口的前提下,分别采用内口上方引流挂线法(虚挂线)和内口上方切割挂线法(实挂线)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引流挂线组的肛管锁眼畸形及肛门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切割挂线组,且术后疼痛的发生明显减少,而且治愈率也没有明显降低。结论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及高位脓肿较传统的切割挂线能更好地保护肛直环完整性,能相对较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少肛门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高玲丽  张荣枝 《护理研究》2006,20(6):1661-1662
肌肉注射是临床治疗给药的最常用方法之一,若注射部位不当,药物浓度过高或用药时间长等原因,均可能使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及硬节等症状,尤其是消瘦或长期肌肉注射某些刺激性药物及长期卧床的病人更易发生,这样,不仅影响进一步给药,也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临床以往采用热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来缓解,近年来采用牛黄解毒丸用75%乙醇调糊涂在肌肉注射后出现红肿、疼痛的部位,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SF1A)和Wnt抑制因子-1(WIF-1)基因甲基化程度与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9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nCRT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根据肿瘤消退程度分级(TRG)标准分为观察组(nCRT敏感,n=73)和对照组(nCRT不敏感,n=36)。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距离肛门位置、分化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合并疾病等临床资料,对比两组血清RASSF1A和WIF-1基因甲基化阳性表达率,分析RASSF1A和WIF-1基因甲基化程度与直肠癌患者nCRT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肿瘤距离肛门位置、分化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合并疾病构成比及血压、血脂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RASSF1A基因阳性率为16.44%(12/73)、WIF-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13.70%(10/73),均低于对照组的41.67%(15/36)和33.33%(12/3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检验,血清RASSF1A和WIF-1基因甲基化程度与疗效呈负相关(P<0.01)。【结论】RASSF1A和WIF-1基因甲基化程度与直肠癌患者nCRT疗效关系密切,RASSF1A和WIF-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越高,患者nCRT疗效越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腔内悬吊挂线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3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正确处理内口的情况下,治疗组采用齿状线上腔内悬吊挂线法,对照组采用齿状线上虚挂线法。结果:2组的治愈率均为100%;治疗组较对照组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腔内悬吊挂线法疗效确切,且能显著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通便颗粒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3(AQP3),水通道蛋白8(AQP8)的影响,阐明其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剩余50只大鼠采用复方苯乙哌啶法诱导慢传输型便秘大鼠动物模型,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便颗粒低、中、高剂量组(9.3,18.7,37.3 g·kg-1)、聚乙二醇散剂组(2.1 g·kg-1),给药组ig给予相应剂量,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 d.记录大鼠体质量、24 h大便质量,运用炭墨灌胃法检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肠AQP3,AQP8的分布、表达及相对含量.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大鼠24 h大便质量降低,肠管炭墨推进率降低,AQP3,AQP8的表达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各组大鼠24 h大便质量均有所增加,差异明显(P<0.05);通便颗粒中、高剂量组、聚乙二醇散剂组肠管炭墨推进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通便颗粒中、高剂量组和聚乙二醇散剂组能不同程度减少AQP3,AQP8的表达,以通便颗粒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 结论: 通便颗粒具有明显改善便秘大鼠的排便功能,可能通过下调AQP3,AQP8的表达从而调节水分的吸收和分泌来治疗STC.  相似文献   
8.
高玲丽  张荣枝 《护理研究》2006,20(18):1661-1662
肌肉注射是临床治疗给药的最常用方法之一,若注射部位不当,药物浓度过高或用药时间长等原因,均可能使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及硬节等症状[1],尤其是消瘦或长期肌肉注射某些刺激性药物及长期卧床的病人更易发生,这样,不仅影响进一步给药,也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临床以往采用热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来缓解,近年来采用牛黄解毒丸用75%乙醇调糊涂在肌肉注射后出现红肿、疼痛的部位,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肌肉注射后出现红肿、疼痛的病人,年龄最大72岁,最小4岁;注射的药物:干扰素34例,维生素B125例,其他…  相似文献   
9.
选择适宜的方法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保证静脉通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固定不当可引起针头滚动、滑脱、针尖刺痛、液体输入不畅等现象,由于每位护理人员的手法不同,患儿的年龄、胖瘦等个体差异,因此固定方法也有所不同。2006年3月—2006年12月收治458例住院患儿,选择穿刺部位为头部静脉(额静脉、颞浅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现报告如下。1头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穿刺成功后选择6cm×2cm布胶布固定针栓,再取8cm×2cm胶布错过穿刺部位圆形固定延长管,同时留置针螺旋帽底部垫一无菌棉棒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檗碱单体是否通过靶向微小RNA-515-5p(miR-515-5p)来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方法]小檗碱作用结直肠癌细胞Caco-2后,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mRNA和miR-515-5p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通过脂质体法转染miR-515-5p模拟物或抑制剂于细胞Caco-2,分别采用Western Blot、MTT、流式细胞仪检测高表达或低表达miR-515-5p后CyclinD1、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在细胞中转染miR-515-5p抑制剂,并给予小檗碱处理,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Caco-2增殖和凋亡等的变化。[结果]20、40、80μmol/L小檗碱显著减少了Caco-2细胞内CyclinD1 mRNA表达量和细胞存活率(P<0.05)。40μmol/L小檗碱明显增加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细胞凋亡率和miR-515-5p表达量。高表达miR-515-5p明显降低Caco-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CyclinD1蛋白水平,并显著提高了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细胞凋亡率。低表达miR-515-5p时的结果相反。低表达miR-515-5p后,小檗碱对Caco-2细胞增殖、CyclinD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凋亡、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被逆转。[结论]小檗碱通过靶向miR-515-5p基因,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