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Neuroform EZ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采用Neuroform EZ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39例(41枚)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即刻和复查DSA造影,评价Neuroform EZ支架在辅助动脉瘤栓塞中的安全有效性。结果 41枚动脉瘤中破裂13枚(31.7%),未破裂28枚(68.3%)。共应用Neuroform EZ支架47枚,均准确释放(100%)。其中单枚支架辅助栓塞35枚,双支架辅助栓塞6枚(双支架套叠4枚,Y形支架2枚)。栓塞后即刻mRaymond分级1级19枚(46.3%),2级7枚(17.0%),3a级11个枚(26.8%),3b级4枚(9.6%),其中破裂、未破裂动脉瘤分别为1级10枚(76.9%)、9枚(32.1%)。术中发生血栓事件1枚(2.4%)。术后6个月复查造影显示,mRaymond分级改善13枚,变差2枚,发现载瘤动脉再狭窄1枚(2.4%)。结论 Neuroform Z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仍需多中心研究和远期随访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Vaso CT检查的影像特征对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的风险评估、指导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例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患者,术前均行全脑DSA确认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采用Vaso CT测量闭塞血管长度及其两端血管走形,根据结果评估手术风险并指导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结果 14例患者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血管长度为2.56~19.09 mm,平均(4.5±2.1)mm,对其中13例患者行椎-基底动脉闭塞再通术,12例患者血管成功开通,并均于血管开通后行支架置入术,其中置入Solitaire支架8枚及Wingspan支架4枚;1例患者因闭塞长度较长(19.09 mm)而未进行血管开通术。所有手术患者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Vaso CT可对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开通术的手术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并可指导手术路径,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置入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介入病区的使用PED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共39个动脉瘤),使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颅内动脉瘤的闭塞程度,使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老年患者出院时及随访时的临床预后。结果 30例老年患者共置入34枚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动脉瘤术后即刻OKM分级A、B、C、D级分别为29个(74.4%)、10个(25.6%)、0个、0个,出院时良好预后率(mRS评分0~2分)为96.7%。14例患者共21个动脉瘤获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随访,动脉瘤缩小(OKM好转)19个(90.5%);闭塞(OKM C级+D级)12个(57.1%),随访中未发现动脉瘤复发、支架内再狭窄、神经系统症状。30例患者获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为9个月,良好预后率为100%。结论 应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术中并发症较少,短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自主神经性不稳与肌张力不全( paroxysmal autonomic instability with dystonia,PAID)表现为显著激动、大汗、高热、高血压、心动过速及呼吸增快,伴肌张力增高及伸性姿势的一种综合征,常为发作性.由于临床表现不易为大多数神经外科医师所了解,常常漏诊、误诊,而其疗效和预后常取决于及时的诊治,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对合并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I H)的治疗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并行静脉窦狭窄支架置 入术的IIH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清醒状态和术后即刻测静脉窦狭窄远近端压力差。术后1周复查腰椎 穿刺测颅内压,随访术后1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6~12个月行DSA检查,评估静脉窦支架置入术 对合并静脉窦狭窄的IIH的治疗作用。 结果 共纳入97例患者,其中75例(77.3%)女性,22例(22.7%)男性,中位年龄35(15~57)岁。术 前存在视力障碍74例(76.2%),头痛54例(55.7%)。97例患者行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治疗,其中93 例行单侧静脉窦狭窄支架治疗,4例行双侧静脉窦狭窄支架治疗。支架置入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支架 置入术后静脉窦狭窄远近端压力差减小(18.1±7.1 vs 1.1±1.0 mm Hg,P<0.001),腰穿检查脑脊液压 力显著下降(297.0±44.8 vs 215.0±41.2 mm H2O,P =0.004)。76例患者完成了1年临床随访,其中64例 视力障碍患者中56例(87.5%)明显好转,43例头痛患者中40例(93.0%)头痛减轻或消失。DSA检查随 访62例,3例(4.8%)出现支架内再狭窄,2例(3.2%)出现硬脑膜动静脉瘘。 结论 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合并静脉窦狭窄的IIH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病原微生物,是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除可引起呼吸道损害外,还常累及全身多种脏器与组织。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儿科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对近4年来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56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主动脉弓上血管近端狭窄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与结果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支架成形术共治疗13例主动脉弓上血管近端狭窄患者,包括无名动脉狭窄5例、右侧颈总动脉狭窄5例、左侧颈总动脉狭窄3例,共植入11枚Express LD球囊扩张支架、2枚Wallstent自膨式支架。其中,4例患者支架释放过程中未使用保护伞(无名动脉狭窄1例、左侧颈总动脉狭窄3例),术后3 d 1例无名动脉狭窄患者MRI显示皮质小梗死;术后6个月1例无名动脉狭窄患者CTA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率50%)。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无名动脉和颈总动脉起始部狭窄安全、有效,围手术期和远期疗效满意。术中需重点关注导引导管稳定性和保护伞回收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1980年至2000年,我院收治1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观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脑组织血管表面渗透性(PS)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治疗后改变。方法 对59例ICAS患者(ICAS组)及16名志愿者(对照组)行全脑CTP,并对ICAS组17例行责任血管支架植入术。采用定量分析软件测量责任动脉供血区血管PS、血流动力学参数[脑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获得健侧镜像值,比较2组血管PS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对比ICAS组支架植入前后血管PS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分析血管PS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对照组,ICAS组患侧血管PS值增高、CBF减低、MTT延长(t=7.77、-4.84、7.47,P均<0.05)。相比健侧,ICAS组患侧血管PS值增高、CBF减低、CBV增加、MTT延长(t=-4.38、-4.48、4.49、8.35,P均<0.05);植入支架后患侧血管PS值、CBF、MTT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95、-4.05、3.50,P均<0.05)。血管PS与MTT、CBV分别呈高度、中度正相关(r=0.86、0.59,P均<0.05),与CBF呈低度负相关(r=-0.31,P<0.05)。结论 血管PS可作为定量评价ICAS治疗效果的影像学标志物。ICAS患者患侧脑组织血管PS明显增加,植入支架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S结合血流动力学参数能更准确地反映脑组织病理生理改变,为个性化治疗ICAS及评估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栓塞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单中心观察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行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 共计77例。男34例, 女43例, 年龄中位数59(23~81)岁。根据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复查造影结果, 评估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改良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栓塞效果, 术后即刻行Vaso-CT观察支架打开及贴壁情况。出院后6个月复查DSA, 将动脉瘤转归分类为:治愈、稳定和复发。结果 77例动脉瘤中共87枚支架均准确定位释放, 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 改良RaymondⅠ级19例(24.7%), Ⅱ级10例(13.0%), Ⅲa级48例(62.3%)。围手术期并发症共3例, 1例支架移位, 2例为血栓事件。术后DSA复查47例, 其中改良RaymondⅠ级38例(80.9%), Ⅱ级2例(4.3%), Ⅲa级7例(14.9%)。与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