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总结唐容川治血四法的学术思想,探讨在崩漏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病例:李某,女,27岁,因“未避孕未孕4’年”就诊于本院生殖中心门诊。18岁初潮,初潮后月经不规律,2~3次/年,可自行来潮。近2年药物维持月经。结婚4^+年,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至今未孕。患者身高为155cm,体重为70kg,BMI为29.14kg/m^2。阴道B超见:子宫前位,颈上测值3.25cm×2.53cm×2.32cm,反射均质,内膜0.54cm,右侧卵巢3.16cm×2.42cm,其内探及大于12枚小卵泡,左侧卵巢2.42cm×1.92cm,其内探及大于12枚小卵泡。超声印象:1.子宫发育欠佳,2.PCOS。(见图1,2)。  相似文献   
3.
<正>连方主任医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人类生殖与胚胎学欧洲学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津贴,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研究近30午,近年来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辅助生殖技术,在诊治异位妊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临床上获得满意疗效。我有幸跟师学习,对其治疗异位妊娠经验有所总结,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穴位注射及按摩对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预防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97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术前予足三里穴位注射,并于术中按摩内关及三阴交,对照组给予人工流产常规处理。观察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手术过程中疼痛的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腹痛程度、腹痛持续时间、收缩压及心率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穴位注射及按摩对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内关调和内外,足三里强壮补虚,三阴交令阳气通达于四末,三穴合用调和一身之气血有关。  相似文献   
5.
二至调经颗粒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方  田姗  张翔昱 《中医杂志》2011,52(2):114-117
目的探讨二至调经颗粒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 S)不孕患者卵泡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PCO 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以炔雌醇环丙孕酮预处理3个周期,第4个周期开始对照组予克罗米酚+注射用尿促性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二至调经颗粒。观察两组患者肾虚证候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妊娠率、卵巢基质血流、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的差异以及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差异,观察其与卵泡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妊娠率36.7%,对照组26.7%,两组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肾虚证候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卵巢基质血流方面,提高E2、PAF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LH改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至调经颗粒合西药在提高肾虚型PCO S不孕患者的卵泡质量及妊娠率方面有良好的疗效,其机理与改善内分泌水平及卵巢基质血流情况有关,同时与影响血清PAF的产生有一定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是由于妇科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卵障碍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双侧卵巢多囊改变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