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哈尔滨市慢性非传染病报告监督监测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市施行的《哈尔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死亡登记报告管理办法》,是对高血压、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猝死)、脑卒中、糖尿病与肿瘤(包括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5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实行报告管理,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慢性病监督监测系统,为止确评价我市慢性病报告的现状,进一步完善慢性病报告工作,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蒙古族人群中IFG患者10年的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2-2003年对内蒙古科左后旗和奈曼旗的32个行政村>20岁居民进行基线调查,选择IFG且无糖尿病史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开展随访。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4人中,150人(39.1%)FPG恢复正常,174人(45.3%)为IFG,60人(15.6%)进展为糖尿病。经多因素调整后,TG升高是IFG人群恢复为正常的抑制因素(OR=0.692,95%CI:0.502~0.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增加和腹型肥胖是IFG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1.052,95%CI:1.014~1.090;OR=2.924,95%CI:1.353~6.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蒙古族IFG人群中15.6%进展为糖尿病;TG水平的升高在IFG人群恢复正常的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而年龄和腹型肥胖是IFG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与住院期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以26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病史相关资料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出院时神经功能评分≥5或住院期间死亡定义为不良结局.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有研究结局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均高于无研究结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按四分位法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分为4个水平,经多因素调整后,与白细胞计数≤5 6×1 09/L者相比,≥8.7×1 09/L者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95%CI)为1883( 1.306 ~ 2.716);与中性粒细胞比率≤0.56者相比,0.57~ 0.64和≥0.74者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95%CI)依次为1.572(1.002~ 2.466)和2.577(1.698~3.910);与红细胞沉降率≤4mm/h者相比,≥17 mm/h者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95%CI)为2 426(1.233~ 4.776).随着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升高,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线性趋势性检验P<0.05.而红细胞沉降率与住院期间不良结局无线性关系,线性趋势性检验P>0 05.结论 急性腑梗死患者人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与住院期间不良结局有关.随着人院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水平的升高,住院期间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性也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4.
1998-2002年哈尔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1998—2002年哈尔滨市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和特点,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哈尔滨市1998—2002年慢性病报告的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描述并分析哈尔滨市慢性病流行变化的趋势。结果 1998—2002年哈尔滨市慢性病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34.31/10万,2002年显著高于1998年。市区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08.73/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37.48/10万,慢性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 预防和控制男性及老年人慢性病发病是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蒙古族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内蒙古科左后旗朝鲁吐乡和奈曼固日班花乡的32个行政村,对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人口学特征资料以及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采集血标本,检测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3个肥胖指标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共调查2 589人,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7%(男3.9%,女3.5%)、18.5%(男17.7%,女1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中,WHR升高者患糖尿病的OR值为2.120(P〈0.05),BMI和WC升高者患空腹血糖受损的OR值分别为1.624和1.472(均P〈0.05);在女性中,WC升高者患糖尿病的OR值为2.336(P〈0.01)。结论在男性中,WHR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BMI和WC升高可能是空腹血糖受损的危险因素。在女性中,WC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条件的改善,慢性非传染性病的危害相对突出,同时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各种伤害的发生也不断增加,已构成本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伤害的死因居死亡顺位的第5位,而在劳动力人群中,其造成的危害则居首位〔2〕。为全面了解哈尔滨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我们对1995~2003年哈尔滨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卫生统计年报资料进行分析,为开展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来源于哈尔滨市1995~2003年城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卫生统计年…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相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生与死亡日益增多,居民患病的构成已转变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为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的模  相似文献   
8.
选取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其血清Hcy水平,同时选取98例同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运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比其差异性。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慢性并发症组又较单纯2型糖尿病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数据分析,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密切关系,表明高水平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同时,监测和控制Hcy可以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慢病防治观察由来已久。有文献报导,发达国家公共卫生任务和职能开始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向转变,相应的出现了一些新的国际健康策略,重新确立了公共卫生的新任务是:“履行社会责任,以确保提供给人民维持健康的条件”。以美国为例,除规定了健康条件的基本内容以外,还明确了联邦和各级政府的公共卫生任务和职责,其内容都涉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常熟市学生视力低下情况,探寻我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变化规律。方法按照全市学生体检的分工,由各体检单位进行视力检查并将学生视力检查结果等相关信息录入电脑。资料整理后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学到高中三个学龄段的视力低下率逐步升高。城区、乡镇视力低下率均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1)。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城区男生和女生视力低下率均显著高于乡镇(P0.05)。男生视力低下轻度率二年级最高,高二最低;中度率五年级最高,高二最低;重度率逐步由一年级7.90%增长到高二的83.60%,高三略低于高二及高一。女生视力低下轻度率一年级最高,高三最低;中度率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递增,五年级到高三递减;重度率从一年级到高三持续升高。结论我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高,视力低下程度较严重,应施加多方面多渠道的措施,全社会共同参与来改善这一现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